天文台料秋季气温正常至偏高 中央气象台指有热带低气压即将生成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今日9月1日是开学日也是秋季开始,天文台预测今年秋季(9月至11月)气温正常至偏高。酷热天气警告现正生效,天文台今早更新九天天气预告,料未来五日仍然酷热,市区气温最高33至34度。预料一道广阔低压槽会在周末至下周初为南海中北部带来不稳定天气,下周日(7日)起有骤雨及雷暴,气温将会下降。

天文台暂未有预测短期内热带气旋影响香港,而内地中央气象台今日指出,当前菲律宾以东海域有热带扰动活动,将于未来48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未来72小时有可能发展为热带气旋,其路径以北偏东方向移动为主;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还有一至两个热带气旋生成。

+3

天文台料秋季气温“正常至偏高”、雨量“正常至偏多”

天文台公布今年秋季(9月至11月)季度预报,预测气温“正常至偏高”,即平均气温摄氏25.0至25.5度或高于25.5度;雨量“正常至偏多”,即料录得365至597毫米或多于597毫米。

天文台解释,在过去个多月,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海面温度整体接近正常。综合最新的海洋观测资料及世界各地多个气候模式的预测,预料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水温会在今年秋季及冬季处于正常至偏低范围。

天文台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香港秋季气温有显著长期上升趋势,气温出现正常至偏高情况的机会一般较高。综合考虑最新“ENSO”状态的影响、不同气候模式预报及其他客观预报指标,预料2025年秋季香港气温正常至偏高,而雨量正常至偏多的机会稍高。

+3

明天的天气:大致天晴酷热 局部地区有骤雨 周六升至34度

高空反气旋会在未来数日为华南带来大致晴朗及酷热的天气,但高温触发的骤雨及雷暴亦会影响该区。天文台预测周二及周三(2及3日)吹微风2级,日间酷热,市区气温最高33度;周二大致天晴,但局部地区有骤雨,周三稍后局部地区有骤雨。

周四及五(4及5日)部分时间有阳光,有几阵骤雨,市区气温最高33度,周四稍后局部地区有雷暴,周五初时局部地区有雷暴。天文台预测周六(6日)大致天晴,日间酷热,市区气温最高升至34度,稍后局部地区有骤雨。

天文台9月1日上午11时半更新九天天气预报,料未来五日天晴酷热,9月7日起有雨及雷暴,将会明显降温。(天文台图片)

广阔低压槽下周日起带来骤雨及雷暴 料影响观看月全食“鬼月血月”

天文台预料一道广阔低压槽会在周末至下周初为南海中北部带来不稳定天气。本港天气由下周日(7日)起逐渐转差,预测吹东南风4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稍后骤雨较多及有雷暴,气温最高32度。下周一至三(8至9日)大致多云,间中有骤雨及几阵雷暴,气温最高30至31度。

下周日深夜至周一凌晨(农历七月十五至十六)本港上空将出现月全食,“戏肉”为8日凌晨1时半“食既”至2时53分“生光”前的83分“全食”时段,月亮会呈现暗红色,若天气情况许可,市民可以肉眼直接观赏这个“鬼月血月”。不过依目前的天气预测,似乎又无缘相见这一天文奇观。

中央气象台: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尚有一至两两个热带气旋生成

天文台暂未有预测短期内热带气旋影响香港,而内地中央气象台今日指出,当前菲律宾以东洋面有热带扰动活动,将于未来48小时内加强为热带低气压,未来72小时内有可能发展为台风,其路径以北偏东方向移动为主,9月4日以后开始影响中国东部海域,后期的路径和强度不确定性较大。

中央气象台还指出,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还有一至两个台风或热带低压(都属热带气旋)生成。

9月1日下午1时的卫星图像显示,在南海及菲律宝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有强对流天气。(天文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