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跨代贫穷7大残酷真相 家族无人做公务员都关事!网民:有同感

撰文: 可乐米
出版:更新:

香港尽管整体较其他城市经济发达,但跨代贫穷问题依然存在。有网民近日在社交平台详细分析跨代贫穷的七大成因,引发广泛讨论,指问题根源不仅在于经济资源不足,更涉及教育观念及理财模式,不少网民认同“真,父母三代符合晒”。

连登讨论区 截图

近日有网民在连登讨论区以“人越大,越识得多穷人,越发觉跨代贫穷系有原因”为题发文,直指“穷人仔女多数都冇乜好结果”,其中更有多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意外令“贫穷”传承下去,大列7点跨代贫穷的原因。

《爱回家》剧照

1. 教育观念薄弱

网民指出,许多家庭虽然口头上认同教育重要性,但实际行动上却缺乏对知识的真正重视,“骨子里对知识冇敬畏” 、“赚唔到钱、过得唔好,就怪命水唔好、运气差”,又往往将子女的教育责任推给老一辈照顾“直接丢畀唔识字嘅老人家带”,宁愿自己外出工作赚取短期收入,忽视长期教育投资的重要性。

2. 缺乏社会资本

家庭中缺乏担任教师、公务员或从商等专业职位的“带路人”,“一代代都系打工仔女”,长辈因视野局限,对年轻人的创新想法往往采取保守态度,当年轻人有事业想法很容易被泼冷水,“唔好乱嚟啦,我食盐多过你食米” ,无形中限制后代的发展可能性。

3. 财务认知不足

对“钱生钱”的理财概念理解有限,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体力劳动,对通胀与货币贬值的经济原理并不理解,对投资工具存在误解,“觉得地产、股票、基金都系投机取巧”。

《男人唔可以穷》剧照

4. 依赖心态严重

养成“靠人”的习惯,年轻时依靠父母,成年后依靠朋友,年老后期望依靠子女,“永远将希望寄托喺人哋身上” ,经常将困境归咎外部因素,缺乏自我反省和主动改变的意识。

5. 缺乏风险意识

年轻时过度依赖体力劳动,忽略职业规划,甚至染上不良习惯,“染上烟酒赌等坏习惯”,年老时健康出现问题,不仅积蓄不足,更需后辈子女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照顾。

《男人唔可以穷》剧照

6. 认知视野局限

社交圈子封闭,难以突破原生环境的思维模式,“赌徒个圈子得赌徒,打工仔个圈子得打工仔” ,缺乏接触精英阶层的机会,难以接触上层社会,又不重视阅读学习,世代陷入靠劳力谋生的循环,“都只能卖劳力同时间为生”。

7. 人脉资源稀缺

社会网络薄弱,缺乏能够提供机会与指导的关键人脉。在面临困境时,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叹息桥》剧照

而帖文一出后引来极多网民留言讨论,不少网民都认同楼主的观点,“好似讲紧本人屋企咁”、“仲要依啲人通常钟意‘赖人赖物’、‘受害者心态’!”、“长辈冇胆识,仲要乜都泼冷水先,明明自己乜都唔识仲喺到指点江山”、“我唔钟意你出post讲我”、“好似讲紧我老母”、“真,父母三代符合晒”、1最有同感,长辈冇胆识,仲要乜都泼冷水先,明明自己乜都唔识仲喺到指点江山。”

亦有网民不算认同楼主观点,认为年轻人自己也有责任,成年后可以摆脱原生家庭,“其实成日谂呢啲嘢有咩用” 、“有无识下有钱人,知道点解佢哋有钱?好似更重要㖞”、也有网民认为跨代贫穷的直接原因是试错成本,“富人嘅子女可以不断试, 试到走啱条路,穷人嘅原生家庭比唔倒第2次机会下一代去做backup,失败一次就落地狱,成本太高导致穷人嘅下一代唔敢试,冇开始完全就冇结果。”你又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