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袭13死破纪录!破解8个熊的迷思 谁是天敌?智商有几高?
今年日本野熊袭击人类事件高发,从北海道到本州,熊只活动范围已经深入到人类社区,今年最新累计暂时13人亡,成为旅游和生活的一大隐患。人类往往对熊的生理习性有很多误解,而这些误解,随时可能成为致命的陷阱。在去旅游之前必先要掌握以下这些颠覆认知的熊只冷知识,才能有效避险,确保旅途安全。
冷知识一:日本熊有两种
日本的原生熊类有两种,而且分布区域明确。一种是主要分布在北海道的棕熊,体型庞大,体长150至280公分,体重会因不同区域或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成年雄熊的体重约在130至550公斤,成年雌熊的体重约在80至250公斤,是日本体型最大,攻击性最强的熊种。另一种是亚洲黑熊,身长110至190公分,雄熊的体重约在60-200公斤,雌熊的体重在35至140公斤左右,胸前有一道显眼的白色月牙纹。牠们分布在本州地区、四国还有北海道部分地区。
“熊出没”日本多个景点 猎人揭与熊搏斗经过!扯熊一器官才脱险
冷知识二:哪个种类的熊最凶
虽然日本没有北极熊,但若论全球熊界“凶猛排行榜”,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因为北极熊绝对是榜首。牠们身披雪白皮毛,圆润的外型使其看上去十分可爱、无害,其实牠们是巨型食肉猛兽,不仅拥有熊类中最大的咬合力,更因为栖息地缺乏植物,会主动将人类视为潜在的猎物,极具掠食性。
在日本,棕熊是北海道地区的霸主,体型巨大、攻击性强,被视为日本最危险的熊种。至于体型较棕熊小的亚洲黑熊,虽然性情胆怯,但在保护幼崽或近年因食物短缺下山时,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攻击能力。
熊在战斗中会习惯性地咬住对手的嘴部以达成窒息的目的,而攻击时通常会先使用熊爪拍击,造成的伤口往往是混合型的,既有熊掌巨大力量造成的“钝性创伤”,也有锐利熊爪造成的类似刀刺的“急性创伤”。这种伤害的伤口比一般的伤害更深、更复杂。
被熊咬比刀刺更可怕?专家揭日熊袭击人类主要“打脸”原因极恐怖
冷知识三:食物链顶端 成年熊没有天敌
人类往往低估了熊在自然界的地位。成年熊只在野外也极少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几乎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熊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于同类相残,例如极度饥饿的公熊会捕食幼熊。唯一的例外是老虎,虽然老虎在日本野外并不存在,但在熊与虎共同的栖地,尤其是东北虎会在食物极稀缺会试图捕食受伤的熊或母熊与幼熊。总体而言,熊在野外可以说是横行无阻。
日本“熊出没地图”懒人包! 附各地网站连结+最新遇熊应对方法
冷知识四:跑步时速快过保特
虽然熊看起来体型很笨重,但短程冲刺速度极快:黑熊时速可达50km/h,灰熊甚至高达56km/h。即使是打破人类百米纪录的短跑名将“牙买加闪电”——保特的平均时速为37.58km/h。而且食肉动物有追击猎物的本能,一旦你转身逃跑,在熊的眼中就会立刻变成猎物,触发它的追逐本能,因此遇到熊时“跑”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选择。
冷知识五:熊的冬眠其实是“假睡”
熊的冬眠其实并不是完全睡著,更加接近一种“休眠”或“假睡”状态,只是心跳速率会显著放缓,体温和新陈代谢会同步下降,除非受到人类干扰或极端气候影响,才会醒过来。熊在冬眠时会完全停止进食与排泄,依靠先前积累的脂肪储备维持生命。
但日本今年情况尤其令人担忧。北海道猎友会札幌支部“熊类防治队”队长玉木康雄指出,虽然去年橡实大丰收促使熊只数量增长,但今年却歉收严重。这导致去年出生的小熊必须跟随母熊下山,寻找不足的过冬食物。食物短缺正直接影响熊的冬眠规律。玉木康雄担忧,若熊只无法储存足够的皮下脂肪便进入冬眠,牠们的睡眠会变得极浅,可能在途中苏醒,成为所谓的“不冬眠的熊”。
日本岩手大学农学部教授山内贵义认为,食物充足可能是造成熊冬眠推迟的原因之一,而另一种风险则来自行为改变,山内教授观察到,今年日本的熊不仅因习惯人类行踪而不畏惧,“习惯与人类活动范围重叠或在居民区附近出没的熊,牠们可能会在离居民区非常近的地方进行冬眠”,亦提醒市民不能掉以轻心。
日本少女靠“援交”赚钱追星 浴缸产子丢垃圾桶外后续行为更夸张
冷知识六:熊的嗅觉超群
很多人认为熊的视力不太好,而来自阿拉斯加鱼类野生动物处的作家Riley Woodford综合几位美国生物学家的意见,指出其实熊的远处视力与人类相当,但生物学家强调,熊更信任自己的鼻子而不是眼睛。熊类的嗅觉堪称所有陆地动物中最敏锐的之一,其鼻子内的嗅觉受器数量极高,熊类的嗅觉比寻血猎犬敏锐七倍,比人类灵敏2100倍,这种超群的嗅觉能力让牠们拥有广阔的探测范围。所以日本地方政府建议市民,避免在户外庭院留下食物,为了避免引诱熊只靠近,也特别提醒居民不要在家附近种植栗树或柿树。
冷知识七:熊的智商高超
此前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学者有一项针对140只分属39个不同科动物实验显示,在尝试打开金属箱插销取出食物的解谜测试中,熊的表现位居所有动物之首,浣熊科次之,鼬科动物,如黄鼠狼、水獭等排第三位。虽然此前有学者指出动物的聪明程度与其大脑的体积有关,但这项研究结果强调,脑部体积越大(相对于身体而言)的动物就越聪明。
除解谜能力强之外,熊还显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日本的熊不仅会记住人类的活动规律,懂得避开人类巡逻的路线,甚至会学习人类的生活方式,此前有日本市民目击市区内有熊爬进居民楼的窗户、在学校操场吊单杠等行为。
冷知识八:熊是阿伊努人的“神”
在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对棕熊怀有极为复杂且深刻的敬畏情感。他们相信棕熊是熊神(kamuy)的化身,是带著肉和珍贵毛皮来到人间的赠礼,还可以召唤其他神灵来访。因此,他们会将捕捉到的幼熊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饲养一至两年,然后举行熊祭。目的是将这只熊灵郑重地送回神之国度,以祈祷祂能够再来,并让牠转达人类的需求,祈求众神赐福大地。然而,这项仪式在二十世纪初已因动物保护观念而遭到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