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辩方指控方想假定黎有罪 法官:无罪推定是法律原则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勾结外国势力案,今(21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暂代高等法院)续审,黎智英一方继续结案陈词。代表黎的大状强调,黎和一些外国政要认识多年,他们都关心香港,他们的对话只属单纯讨论。除非先假定黎有罪,有了这先入为主的想法,才会觉得该些对话看似不妥,故认为控方想法庭先假定黎有罪,再找出证据支持。法官杜丽冰反驳指控方并无这样做,重申法庭不会假定黎有罪,并会在认为控方举证达至毫无合理疑点,才会裁定黎有罪。杜官强调,“无罪推定”(即被告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推定其为无罪)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4名被告:黎智英(77岁)、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及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被控一项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和两项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案件由三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运腾和李素兰审理。
辩方指黎与Mark Simon少谈政治 官指说法不正确
代表黎智英的资深大律师彭耀鸿陈词时,法官李运腾指辩方在书面陈词称黎和助手Mark Simon少谈政治,但根据讯息纪录,该说法并不正确。彭回应称,黎作供有这样说。
彭耀鸿续指,控方认为黎智英和多名有影响力的“台底人”,如前美国副国防部长Paul Wolfowitz等建立联系,并讨论外交政策,但黎和该些人认识多年,他们都关心国际事务和香港。涉案时只是单纯讨论。彭质疑如何能推论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的协议存在。
法官表明法庭看证据作裁决 不会假定黎有罪
辩方认为,控方做法属先入为主,假设了黎智英有罪,认为他们的对话和串谋有关,故认为他们的对话必然可疑。彭耀鸿称,控方希望法庭先假定黎有罪,再找出证据支持。法官杜丽冰不同意这说法,指控方没有这样做,并强调法庭不会先假定黎有罪,法庭必定会找出证据支持,考虑控方举证至毫无合理疑点,才会达致裁决的决定,重申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辩方:国安法生效 黎避免提倡制裁
就黎智英曾在直播节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称,认为美国应撤消香港的特殊待遇,辩方强调撤消特殊待遇不属制裁、封锁或敌对行动,特殊待遇是给予较佳的待遇,撤消该待遇,即把香港视为一般情况看待,即“不再是朋友”和“成为敌人”有很大分别。
辩方续引述黎Twitter帐户于2020年7月发表的帖文,内文转发美国要求关闭中国驻休士顿领事馆的新闻,帖文称:“特朗普以不同方法采取行动,拜登只能提出要求,行动更胜说话。”辩方指,帖文没有直接或间接请求制裁。
辩方又指,控方指控黎在《国安法》生效后,继续案中的串谋协议,但辩方指黎即使内心想中国被制裁,但他没有提倡则不属违法。法官李素兰问,黎内心是否希望制裁,辩方回应指他不懂“读心”,并不知道。惟辩方强调,即使黎内心渴望中国被制裁,《国安法》生效后,提倡制裁变成不合法,需承担法律后果,黎已避免这样做。
法官质疑黎在直播节目提“习近平下台”动机
辩方多番强调,黎智英在直播节目所作的评论只是纸上谈兵。法官杜丽冰指黎曾在节目表示,只有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台,中国才可和其他国家调解。辩方回应指这也属评论,每个人都有下台的一刻,黎的说法如同在茶餐厅或“饮茶”时评论时政。黎不是请求制裁,甚至不是请求习下台。法官杜丽冰质疑黎建议习下台,辩方回应黎是建议若习下台,事情会变得更好。
黎形容中国为“敌人” 法官: 是否显示敌意?
另一集节目中,黎讲述若美国向中国实施科技禁运,台湾将会得益,辩方称黎只是分析时事。法官李运腾指,黎形容中国为“敌人”,是否显示敌意,又指黎是否在节目中要求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中国。辩方指,节目中或显示敌意,但强调涉案串谋协议明确,是指请求外国或外部势力向中港实施制裁、封锁和采取敌对行动,该串谋不是指黎批评中国。
黎向节目嘉宾称对谈属“勾结” 法官:准备当烈士?
此外,黎在另一集节目中,向该集的嘉宾前以色列副总理Natan Sharansky称,和对方对谈会令黎惹上很大的麻烦,因为这属勾结,是严重罪行,但黎指仍会“撑住”,若他退缩,其他人也会退缩。法官李运腾问,黎说法是否显示其决心,会继续其行为,即使该行为变成违法。辩方回应指,黎智英会继续做的事,是争取国际关注香港。法官李运腾问,黎是否准备当“烈士”,辩方回应指黎只是坚持其信念,但不是要违法。
案件编号:HCCC 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