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3项KPI不达标!旧区重建方案不收货 重做致迟出炉
新一份《施政报告》今天(17日)发表,交代过去一年的KPIs(关键续效指标)落实情况,当中包括72项新指标,以及66项前年订下未到期的旧指标。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有三项KPI不达标,涉及政府营运产业园区具体建议、新土地推动大型旧区重建、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持续改善教师培训及交流。他说,全部都有可接纳的理由,是中期进度有延迟但现已完成的项目。
至于有关“明日大屿”的KPI ⸺ “2025年完成交椅洲人工岛填海部分的法定环评程序”,虽然政府早前未公开,但原来相关环评报告已于去年底备妥。政府解释,基于项目推展时间放缓,发展局不宜继续推进有关的法定环评程序。
▼不达标KPIs项目▼
一、2025年首季公布政府营运产业园区具体建议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为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2025年第一季会公布有关政府成立公司营运新发展区内试点产业园区的具体建议。
政府解释:今年二月筹备《财政预算案》时,政府留意到发展局拟推出在洪水桥的产业园用地毗邻土地正在招标,如公布产业园区的实际土地位置和公司细节,有可能影响招标的公平性,因此获财政司司长同意在用地完成招标程序后,才推出试点产业园区公司细节。
随后,政府考虑认为本身在产业园外的洪水桥招标地,应纳入产业园内,以产生规模效应。政府今年7月21日宣布中止有关用地的招标和新方向。发展局正就扩展了的新产业园区再规划和调整园区公司细节,并会向今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汇报,今年内公布结果。
二、2025年上半年制订新土地推动大型旧区重建建议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为加快市区重建,2025年上半年制订利用新土地推动大型旧区重建项目的政策建议。
政府解释:今年年中发展局提交建议,行政长官审视后认为其中有关市区重建局“楼换楼” 措施内容未够具体。另外,针对有迫切重建需要的地区可加强诱因,使措施更有效推动私人重建项目,指示发展局再研究,两个月内提交改善建议。
最终,发展局今年八月下旬才提交建议,行政长官同意并纳入今年《施政报告》内。
三、上学年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持续改善教师培训及交流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拨款20亿元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支持教师专业长远发展,持续优化教师培训及交流项目。
政府解释:政府2025年2月公布《财政预算案) 提出修订六个规模较大的种子基金和检讨36个基金的财务安排。
由于检讨需时,且结果可能产生对教师专业发展基金的连锁影响,教育局认为可用其现有资源,同样提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直至2027/28学年。因此,暂停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并在2025年4月向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反映情况。行政长官及财政司司长同意教育局的做法。
明日大屿煞停 环评失踪? 李家超:报告已备妥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2025年完成交椅洲人工岛填海部分的法定环评程序。
政府解释:相关环评报告已于去年底备妥,但基于交椅洲项目的推展时间会放缓,并且未有具体安排,发展局经检视情况后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推进有关的法定环评程序,但会完成已做研究,让所得的分析和资料留作参考。行政长官和财政司司长接纳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