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经济是大白象?邱达根:起条路都70亿 我瞇埋眼都拣投资科研

撰文: 王晋璇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推动航天科技发展建设,支持太空经济,建议提供逾1亿元支持大学六个航天科技研发项目。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今日(22日)表示,未来香港太空经济发展将聚焦更多于卫星,特别是低轨卫星,冀港府向国家争取更多长期太空项目来港。

邱达根向行政长官提交建议书,包含太空经济。(邱达根fb相)

邱达根:港府应向国家争取长期太空项目

《施政报告》发表前夕,邱达根与新民党已就香港发展太空经济,向特首提交建议书。他今日(22日)与传媒茶聚时表示,太空经济中最具经济回报的是卫星和火箭,但因为火箭发射基于纬度和地域密集性,“香港发射火箭做不到,研发和生产都很困难”,认为香港在卫星方面更具发展性,目前已有低轨卫星公司来港探索和上市,故在营运卫星、管理、国际对接和合作、数据处理及融资上,香港均具备优势,唯一问题是香港不具备产业链。

他强调,香港并不是没有航空科研人才,例如中大和科大已自行设计卫星并发射成功,希望港府能主动向国家争取可以落户香港的长期太空项目,例如地月数据。目前,香港已经正在争取太空望远镜项目。不过,在卫星的发展中,政府是否需要“揼钱”,需要考虑。

邱达根今日(22日)与传媒茶聚时表示,太空经济中最具经济回报的是卫星和火箭。(王晋璇摄)

邱达根:起条路都70亿 我瞇埋眼都投科研项目

对于有市民质疑太空经济或成下一个大白象工程,邱达根直言“香港人比较市侩,但科学不应该看短期回报”。他表示,未来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第一,是持续的科学研究,科研为市场增加了许多科技企业,“你猜不到什么时候会突然产生下一个新技术”。

第二,是持续发展国家项目,港府需要争取国家资源来香港做太空项目。他强调,发展太空经济并不需很多钱,例如政府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也只是投放了三亿,“我们起条路都70亿啦,你问我要省大家两分钟走快两步,还是投几亿元的科学项目,我瞇埋眼都选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