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辩论|议员促设独老双老数据库 减少照顾者悲剧
立法会一连三日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今日主题围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务。有议员促请政府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福利政策框架,有人促请当局建立照顾者名单、独居及双老长者数据库。
《施政报告》提出丰富置业阶梯,有议员提出明确区分公屋与私楼两个市场,收紧资助出售房屋转让限制。亦有议员再度呼吁政府认真考虑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
管浩鸣建议建立照顾者名单
《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由政务司副司长领导的“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身兼社联主席的选委界议员管浩鸣就此提出多项期望,希望工作组能够做到释放银发劳动力、优化整合跨境安老资源。他又建议加强支援照顾者,通过建立照顾者名单、识别高风险个案及在托管与上门服务方面投放更多资源,从而减少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悲剧。
陈曼琪倡派“加应子”纾民困
选委界议员陈曼琪建议政府派“加应子”纾解民困,并列出11项“生津解渴”措施,包括恒常化“全港美好家庭选举”,推广优良传统家庭价值,强化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尽快落实建立独居及双老长者数据库,防止长者居家失救;推动乐龄科技发展,鼓励公私营研发相关产品,并于公屋推行“适老化”社区;增加商业区托儿服务,减轻在职父母压力;加快订立《没有保护罪》及提高虐儿罪行最高刑期,等等。
狄志远呼吁重设贫穷线
社会福利界议员狄志远发言时呼吁重设贫穷线,并制订具体的减贫目标和时间标。他指出,香港超过139万人生活在贫穷线下,但政府自2021年起停止发布贫穷报告,反映政策制定者漠视贫穷问题。他又认为,《施政报告》提出的社福措施缺乏系统性改革视野,政府必须摒弃“有钱就做,无钱就削资”做法,建立“以需要为导向”而非“以资源为导向”的政策框架,以照顾最弱势群体的需要作为政策刖订的出发点,而不是把他们视作社会负担。
颜汶羽再提重推租置
民建联议员颜汶羽发言时,再提及该党极力推动的“租置计划2.0”,重申重推租置计划既能帮助基层市民在熟悉社区安居,亦能为公屋居民理顺及优化房屋阶梯,加快向上流动,更能为政府带来稳定财政收入。
龙汉标反对放宽居屋转让年限
地产及建造界议员龙汉标则表示,他虽然支持《施政报告》提出丰富置业阶梯,但对政府进一步放宽新出售居屋与绿置居单位在公开市场转让年限有保留。龙汉标认为,资助出售公屋与私楼应该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政府理应透过转让限制去清晰表明,资助房屋是用来帮助真正有置业需要却尚未有能力负担私楼的家庭,用公帑资助的房屋应该留在居屋第二市场,确保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