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区开发|洪水桥试点年底招标 宁汉豪:多建产业用地可加分

撰文: 王晋璇
出版:更新:

特区政府去年提出在北部都会区设立三个“片区开发”试点,冀能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10月15日)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先为洪水桥“片区”于今年年底进行招标,另外两个“片区”则计划于明年陆续推出。

去年提出设三试点片区 冀加快建设、减政府负担

发展局在去年12月31日就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及新田科技城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至今年3月31日截止,共收到22份意向书。宁汉豪今日在立法会回应经民联议员林健锋提出的口头质询时表示,在“片区开发”模式下,投得项目的发展商会综合开发较大规模的地块,当中包括具商业价值的住宅和产业用地,以及公共设施用地,而收到的意向书有助政府敲定招标条款前了解市场看法。

北部都会区|发展局物色三个片区作为“片区开发”试点,图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构想图。(发展局图片)

私营房屋地增一幅 取消建一条主要道路要求

宁汉豪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先为洪水桥“片区”招标,另外两个“片区”则计划于明年陆续推出。政府正因应市场意见,调整洪水桥“片区”的相关安排和要求,包括将私营房屋住宅用地由两幅增至三幅,以及取消要求投标者兴建一条主要道路以减少建设公共设施的要求,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今年年底将为洪水桥“片区开发”试点招标。(直播截图)

宁汉豪又称,“片区”内有三幅企业及科技园用地,政府原本只要求成功投得片区的企业发展和营运其中一幅,其余两幅只需完成土地平整后交还政府,如今正考虑在标书提供选项,让愿意参与建设片区内更多产业用地的投标者,在“双信封制”的招标模式下为此额外承担而获得分数。另外,政府正考虑提供较长的建筑规约,以及较有弹性的地价缴付安排,包括分期支付。

拟跟随沙岭数据园采“双信封制” 计及产业发展贡献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日前宣布以“双信封制”为沙岭数据园区用地招标,宁汉豪称,洪水桥“片区”亦倾向采用这种模式。她以沙岭数据园为例指出,“双信封制”招标将综合考虑非价格和价格建议,并按个别情况制订评审的比重和元素,沙岭招标非价格建议和价格建议的比重分别为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三十,非价格建议会评审投标者在投资和发展产业方面为香港带来的贡献,例如聘用人数、投资规模和启用时间。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把沙岭改划为创科用地,建造先进算力中心。

宁汉豪又提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正积极推进相关的招租工作,现时已与近30家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及国际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就进驻河套香港园区深入磋商,其中相当部分已签署租约,预计首批涵盖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的租户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营运。

议员关注棕地作业生计

工程界议员卢伟国关注棕地作业生计,指发展商欢迎政府“拆墙松绑”措施,但担心业界在土地回收过程中难以维持营运。宁汉豪回应,除金钱补偿外,政府将提供途径助作业者迁移,包括放宽规划限制、协助申请临时用地,以及以短期租约形式提供已平整土地。她举例指,政府将成立全资园区公司管理洪水桥约二十多公顷土地,分批供棕地作业临时进驻。

卢伟国关注政府如何安置棕业者。(直播截图)

汉豪:1.5级开发可用于大学城

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陈祖恒提问,是否考虑用现有土地资源和闲置商厦推动国际教育机构和知名院校来港,先设立据点,协助将要入驻北都的院校解决过渡性问题。宁汉豪回应,若有大学现在就希望有地可使用,相信北都发展委员会下的“大学城规划及建设组”会统筹协调。她续指,“1.5级开发”亦可应用于大学城建设。

陈祖恒询问政府会否考虑用现有土地资源和闲置商厦推动国际教育机构和知名院校来港,先设立据点,协助将要入驻北都的院校解决过渡性问题。(直播截图)

今年《施政报告》提出以试点形式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容许初期先建设和营运具先导性的低密度设施,例如零售、娱乐或会议展览等项目,借此吸引企业进驻、创造收益和汇聚人流,发挥拉动作用,再落实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