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欢告别立法会谈“敢言”:帮市民讲几句心底话都叫敢言就死得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选举2025】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今日(24日)展开,放弃竞逐连任的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在现届议员中被看作“敢言”派,日前已说希望在市民心中不只是敢言代表的江玉欢今日在电台访问再有感言,“我都叫做敢言?只系帮市民讲多几句心底话,咁都叫做敢言就死得啦,(外界)以为香港乜都唔讲得。”江玉欢指,任内4年毋须地区办事处,因自己经常性落地区:“一得闲就落小区,同店员老板倾下计。”

10月22日,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宣布不会竞逐连任。(王晋璇摄)

不希望在市民心中只是敢言代表

江玉欢周三(22日)宣布放弃竞逐连任时形容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为基层发声,而香港市民绝大部分是最普通的小人物,她乐于做为他们发声的代表,亦深知四年时间短暂,所以不敢有丝毫怠慢,但她希望在市民心中不只是“敢言”的代表。

江玉欢今早在商台访问对敢言再有感言,“我都叫做敢言?只系帮市民讲多几句心底话,咁都叫做敢言就死得啦,(外界)以为香港乜都唔讲得。”江玉欢指,任内4年毋须地区办事处,因自己经常性落地区:“一得闲就落小区,同店员老板倾下计。”

10月22日,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宣布不竞逐连任。(廖雁雄摄)

另外,江玉欢今日在《明报》撰文解说对“立法会如何更贴近社会脉搏”看法,文中指,在“爱国者治港”原则全面落实、行政与立法关系重回良性互动轨道的当下,立法会已告别昔日的政治内耗,但这并不意味着议会工作已臻完美。要真正成为一个高效、专业、贴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立法机关,立法会仍有必要在运作机制上,开展深刻的审视与改革,以更好履行其宪制职能,协助政府提升治理水平。

议员议案效用值得商榷 流于宏观政策倡议对市民而言略显遥远

江玉欢称,立法会会议中有相当一部份时间用于处理议员议案辩论,虽然议员议案为议员提供表达政见、关注特定议题平台,但效用值得商榷,部份议案内容重复,或流于宏观的政策倡议,对市民而言略显遥远,且不具法律约束力。

10月22日,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宣布不竞逐连任。(廖雁雄摄)

江玉欢认为,议员口头质询相比议员议案时效性与社会关注度上,具有天然优势,指口头质询能够让议员针对当下最迫切的民生议题,直接向政府官员提问,促使政府迅速回应。

倡借鉴新加坡国会适当延长议员口头质询提问和追问时间

不过,江玉欢指口头质询环节往往“点到即止”,追问空间有限,难以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因此建议立法会可借鉴新加坡国会,适当延长议员提问和追问时间,允许更深入的交锋与探讨,相信能有效提升议题的社会关注度,让议会讨论的社会温度上升,使市民更真切感受到议会工作跟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江玉欢:更好发挥“监督与配合”非为制造对立

江玉欢在文末指,在行政主导体制下,立法会角色不是削弱了,而是需要变得更专业和高效,通过改革议事规则以聚焦民生实务、深化法案审议的专业深度、加强与政府的前瞻协调,立法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与配合”的作用。江玉欢强调此并非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成熟、更具建设性的行政立法命运共同体,提升整体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