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选举・01统计|直选候选人增45% 央企背景出征 旧人仅占3成

撰文: 何夏怡
出版:更新:

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今日(6日)截止,比较上次选举改制后的首场选举,直选参选人的变化较为明显。《香港01》统计候选人名单,发现51人出战直选,争夺20个议席,较上届激增45%,当中“旧人”不足三成,“新丁”当中不乏央企、社福背景人士“分一杯羹”。

不过,每个选区大多都有一至两名现届议员,双议席单票制下,连任被看高一线。新界东南及北都重镇新界北则是例外,两区均是“新人”上阵。与上届另一个分别,是不再是十区均有非建制派、中间派或政治素人参选。

直选候选人较上届激增45% 非建制派落场不再

地区直选51人竞逐十个选区共20个议席,平均每区有5至6人竞逐2个议席。目前竞争最激烈的九龙中选区“六人争两席”,其余选区都是5人竞选,符合有关方面对地区直选“气氛热烈”的要求——据《香港01》上月了解,有关方面希望直选带动选举气氛,目标每区有4至5人竞选,最多6人,势必“区区有竞争”。

反观2021年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地区直选总共接获35份提名表格,即有35人竞逐20个议席,今届直选候选人增45%。当时十个选区内,只有九龙东有5名候选人,6个选区更只得3人选,不过每区至少有一个非建制派、中间路线或政治素人参选。

民建联三区出两党友互“𠝹票” 新民党弃选九龙区

至于各个政党在地区直选的人才部署,人数最多的前三个政党分别是民建联(13人)、工联会(9人)和新民党(7人),自由党和经民联各派出2人。当中,民建联“出征”全数十个选区,九龙东、港岛东和新界西南各派2名党友出战,恐互相“𠝹票”。

出战人数第二多的工联会,唯独放弃九龙西选区;新民党在九龙三个选区都没有部署人落场。余下四个政党或团体,实政圆桌、西九新动力、专业动力各派一人,前身是民主思路的民思政策研究所则派出两人。

双议席单票制 各区最多2名议员争连任

提名期展开前半个月,立法会出现“弃选潮”,截至11月5日,有29人弃选,包括7位直选议员,分别是新界东南林素蔚和李世荣、新界北刘国勋和张欣宇、新界西北田北辰、港岛东梁熙、港岛西叶刘淑仪,当中田北辰和叶刘淑仪年届七十。

今次地区直选有一定程度的“洗牌”,新旧交替趋势明显。统计发现各选区大多保留一至两名现届议员,例如新界西南陈颖欣、新界东北李梓敬和陈克勤。即使是争连任者,也不乏要转跑道的议员,例如工联会劳工界郭伟强选港岛西、工联会选委界陆颂雄选新界西北。

新界北、新界东南全“新丁” 区议员顶上“换血”

有两区的参选人全是“新人”,分别是新界北和新界东南,候选人全部都是现任区议员。

新界北位处政府积极推动发展的北部都会区重镇。民建联方面派出区议会“票王”姚铭接替刘国勋,其他候选人有工联会曾劲聪、新民党廖子聪、港区人大代表沈豪杰和新社联谭镇国。

新界东南方面,方国珊曾五度竞逐立法会,屡败屡战,上届没有参选立法会,但推荐了当时的“徒弟”林素蔚出战并当选;今届林素蔚弃选,曾担任方国珊的区议员助理的无党派候选人张美雄出战,坊间猜测二人或互相“𠝹票”。新界东南其他候选人包括工联会李贞仪、新民党陈志豪和民建联叶傲冬。

直选新人不乏社福、央企背景

今次地区直选亦不乏政圈新面孔。其中,乐善堂总干事刘爱诗竞选九龙西选区,她有逾二十年社福界工作经验,称最关心住屋问题,亦关注基层医疗、教育等。刘爱诗报名参选,亦证实了早前《香港01》报道“社福界‘三路入闸’”的政圈消息,反映有关方面重视社福界。

另一位参选“新丁”,是具有央企背景的谭莉仪,她称早前已辞任中粮集团中粮大悦城控股资本市场部总经理。谭莉仪过去十年在央企负责企业融资,去年底回港后参与青年及妇女团体的地区服务工作,是九龙塘关爱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