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X电子游戏!学生展开“AI冒险之旅”助培养创科人才
人工智能(AI)早已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世界,图片生成、影片制作、病理分析、交通系统、语言繙译、大数据分析……从网购到物流,从家居镜头到人脸识别,甚至天文台亦以AI预测天气,不知不觉间“智能拍档”已无处不在!
近年警方利用AI技术分析案件证据,包括收集“天眼”影像进行人工智能比对,无论追缉犯人抑或寻找失踪者所需时间都大大缩短,提供破案率去保障市民安全。香港海关则引入先进的AI图像分析系统,能在数秒内处理6,000张影像,加速比对证据,成功捣破多宗洗黑钱及金融犯罪案件,当中包括2024年应用此技术快速锁定可疑货运,揪出犯罪线索,大幅提升执法效率。与此同时,香港政府耗资460万元升级1823公众查询热线,推出AI聊天机械人“Tammy”,于2024年第三季全面覆盖23个政府部门的服务范畴,无论是查询公屋申请还是驾驶执照详情,聊天机械人都能与市民“即问即答”,而且AI语音转文字技术将留言转为文本,减少人工输入时间,让员工专注处理复杂个案,有效提升政府服务KPI。
AI从无到有,一切始于人类脑袋,启发学生对AI兴趣,将有助未来深耕发展!而教育界在政府投放大量资源下,亦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帮助学生应对未来挑战。要提高学习效能,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早前有领先业界的游戏工作室与本地大学合作,以多年来一直深受学生喜爱的电子游戏为主题,提供为期5天的系列课程,向本地学生介绍游戏业界不同范畴的前沿人工智能应用,并提供即场实践体验的机会,例如以人工智能生成超高像真度、足以在真实游戏中应用的图像,展开“AI冒险之旅”,做到寓学于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及效能,亦有助培养本地科技人才。
人工智能纳入课程成大势 提升学习效能由兴趣入手
近年政府积极推动教育界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例如在高小课程加入编程教育,向公帑资助学校提供小四到小六程度的“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加强学生的运算思维概念及技能;初中课程便入“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教授学生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伦理等知识,并与学生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影响及未来工作等;高中的科技教育学习领域亦已经含有人工智能元素,会向学生展示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例如以人工智能识别图像、进行3D打印及融入虚拟实境等。
除了政府的投放大量资源及支援,教育界亦紧贴趋势,例如多间中小学均有推出特色校本课程,以不同主题鼓励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归纳多个成功例子,都离不开以学生兴趣为起点,配合讲解与体验,达致教学目标,亦即寓学于乐。
著名游戏工作室与港大携手推课程 寓学于乐回应人工智能教育需求
寓学于乐的例子可谓多不胜数,近期的案例之一就包括由推出大热手机游戏《PUBG Mobile》的游戏工作室“光子工作室群”及“Tencent Wetech Academy”联手香港大学推出“AI 冒险之旅:当人工智慧遇见游戏”课程,以启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及科技创作的热情,培养本地科技人才。课程对象为本港中四至中六学生,于8月18至22日期间举办,现已圆满结束。
电子游戏由面世至今不断演变,影像由平变立体甚至可以有虚拟体验,历代学生都对打机爱不释手,如能将人工智能教育与电子游戏结合,相信必定有助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有关课程既回应了现时教育界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需求,又从学生对电子游戏的兴趣切入,透过讲解现今游戏产业所使用的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教授相关知识及技能,拓展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课程共设五大单元,分别回应人工智能在图像生成、3D建模、动画创作、智能体设计及数据挖掘等应用领域。
以图像生成单元为例,学生将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即对抗网络(GANs)及Transformer模型,亲身尝试生成足以应用在游戏设计的超高像真度图像;动画创作方面,就会与学生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动画制作方面的应用,例如以人工智能驱动游戏角色的动作生成;至于智能体设计就让学生明白如何以人工智能设计虚拟角色的智能行为,能够因应玩家即时调整策略,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课程结合人工智能与游戏设计 真实游戏产业经验进入课堂
课程策划方之一的光子工作室群在于游戏产业深耕多年,具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将真实的游戏技术与产业经验带入课堂,学生可以实际观察到人工智能与游戏行业如何互相影响。另一策划方香港大学的教师团队则向学生讲解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剖析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未来游戏开发格局,拓展学生对前瞻科技的视野。双方共同策划下,使课程实战与理论并重,成为学生难得的学习体验。
光子工作室群技术发展部负责人陆遥表示,很高兴可以携手推出“AI冒险之旅:当人工智慧遇见游戏”课程,通过AIGC平台化体验向中学生普及科技认知、培养兴趣及创新意识。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李子树博士就指,期待青年通过游戏开拓科技学习视野,又形容当青年以“游戏化思维”洞察人工智能的基本运行逻辑时,收获的将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力。
香港大学收生及国际生交流事务总监严志坚就感谢光子工作室群及Tencent Wetech Academy以新型交互方式开展教育项目、助力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他认为是次课程只是起点,香港大学将响应香港特区政府“AI教育攻坚计划”,继续发展新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