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 国际联系深化学术涵养 培育全方位领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智慧箴言,启发了我们必须亲身体验世界的重要性。然而,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单靠累积人生阅历,缺乏系统性的学术根基与跨文化理解,难以应对社会急速变化与科技世界所带来的挑战。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下称宏信书院)作为全港唯一一所12年一贯的直资 IB 学校,深信教育的真谛是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致力赋予学生深厚的文化学术涵养,并提供广阔的国际平台以供实践所学,培育学生成为才德兼备的全方位领袖。
国际连系:将世界带进校园促深度交流
国际文凭课程(IB)的教育哲学,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核心,著重跨学科的探究、融会贯通学科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关键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IB 学习者素质”(IB Learner Profile),包括探究精神、明辨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具冒险精神等。学校旨在启发学生将课本上所获得的知识,以行动实践出来,投入对全球议题的关怀及跨文化的理解,为学生装备全球视野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宏信书院一直积极为学生建立连结国际的学习环境,现时已与全球超过60所国际学校及组织建立紧密联系,透过多元且丰富的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每年,宏信书院均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伙伴学校的师生到访,与学生一同上课、参与活动及庆祝节日,实践IB课程框架下的跨文化学习与深度交流。举例而言,去年就有来自新加坡 Victoria Junior College 的师生到校,与宏信书院的学生一同探讨英文、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等学科知识;亦有来自非洲乌干达国际慈善组织 WATOTO 的成员到校,透过音乐和舞蹈宣扬基督信仰,并与学生进行友谊足球比赛。今年更有来自南韩 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 High School ,一同制作宣扬健康生活的文集、体验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俄罗斯 Alabuga International School 的学生亦到校,一同学习中文及参与 STEAM 机械人活动。
此外,宏信书院的“国际笔友交流计划”亦已全面提升至学校层面的合作。例如,小三学生就与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国的学校进行线上联合课程,共同开展科学探究项目,比较不同国家在环保与科技应用上的观点与实践,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与此同时,网课亦打破地域限制,宏信书院今年继续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合作,让学生深入探索科学、医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汲取世界级学府的宝贵知识与见解。这些深度互动不仅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带进了校园,更培养了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与包容力。
师资发展:与顶尖学府共同打造教学新貌
宏信书院的进步不只局限于学生,教师团队亦同样与时并进。学校通过与海外教师及国际专家的紧密合作,互相观摩学习及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与教的成效。例如,去年有来自德国Alanus University的教授、印尼教育大学和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教学团队先后到校,与管理层团队就课程发展、学生交流活动及全人教育进行深入讨论,协助学生发展明辨性思维及创意解难能力。此外,今年亦迎来了纽西兰Visit University的创校校长Mr. Nick Scott到校,与初中及高中部校长深入讨论职业生涯规划的合作计划,包括教学资源共享与工作坊,为学生未来志向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全球教室:踏遍六大洲的研学与探究精神
宏信书院深信,最真实的接轨方式,是与当地人对话交流,并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学以致用。宏信书院独创“全球教室”,每年都会开办超过10多个研学团,足迹已踏遍世界六大洲。这些活动以IB 课程的“创意、行动与服务”(CAS)作为核心价值,鼓励学生在世界不同地方以自己的行动来服务社群及作深度文化沉浸式体验,包括在丝绸之路中体会历代文明的传承、到访乌干达参与慈善团体的社区工作、与西班牙艺术家共同绘制街头壁画,以及在斐济协助当地民众修建基础建设等。学生其后亦须透过报告等形式,汇报所学,并思考如何以自身力量为人类社会未来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宏信书院以“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的教育哲学为基石,以 IB 国际框架为引导,透过将国际连系、海外教师专业交流网络与全球教室三者有机整合,助学生建立文化学术涵养,更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全球视野、文化理解力和实践能力,全方位培育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袖。
七年级(中一)入学申请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下午四点)
网上报名:http://admissions.luac.edu.hk/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