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警告跨境购物风险 买电器必睇三标签 勿自行安装电器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近年来跨境网购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吸引大量港人追求平价电器与新奇产品。不过跨境购物的便利背后潜藏不少风险,尤其是涉及家电类商品时,从安全标准到安装程序,每个环节都可能埋下隐患。消委会提醒市民,买电器时切勿只看价钱,更要认清“三大安全标签”,并且千万不要自行安装,以免造成火灾、触电或保险纠纷。

消委会18款Soundbar评比:平价Klipsch $4499更胜索尼$10,999产品

追求平价家电却忽略规格差异

随着内地电商平台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不少香港消费者选择跨境网购家电,从电热水壶、气炸锅、拖板,到冷气机甚至电热水炉,都可轻易透过网购平台购得。然而,消委会指出,跨境商品涉及不同地区的安全标准与法律规范,并非所有产品都适用于香港市场。

以《电气产品(安全)规例》为例,香港要求电器必须符合特定安全标准并附有合格证明书,但内地产品未必依据相同准则设计。例如内地普遍使用两脚或三斜脚插头,而香港电力系统则采用英式三脚设计(BS 1363 标准),若强行以转插方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过热、短路甚至火警事故。

消委会提醒,即使产品能合法进口,只要电压、插头或接线不符合本地要求,就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对于高功率电器(如电暖炉、电磁炉、洗衣机等),这些差异更可能造成电线过载,甚至危及人命。

只应选购及使用有“GU”标志的气体热水炉 (资料图片)

三大安全标签要认清

消委会特别指出,购买跨境家电时应留意三项关键安全标签:“CCC 认证”、“BS 标准”及“能源效益标签”。这三个标志是辨别产品是否安全、节能及适用于香港的重要依据。

+4

“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是内地市场对电器安全的基本要求,代表产品通过中国国家标准(GB)测试。然而,即便拥有 CCC 认证,仍不代表符合香港法例。港人应特别检视插头是否为英式三脚、是否附有熔断器、是否有清晰电流标示。若产品仍使用两脚插头或标示不清,切勿贪便宜购买。

此外,《能源效益(产品标签)条例》要求在港销售的电器必须贴有能源效益标签,显示产品的能效等级及耗电量。消委会强调,购买带有此标签的电器不仅更安全,也能长远节省电费与减少碳排放。相反,跨境网购的“平价电器”往往未经任何审批或标示,甚至可能是假冒贴标,消费者务必透过官方网站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验证真伪。

+9

DIY安装电器或违法

不少人为节省安装费,选择自行更换插头、安装冷气机或电热水炉。消委会警告,这类行为不但危险,甚至可能违法。《电力条例》明确规定,凡涉及固定接线的电器装置,必须由注册电业承办商安装。若消费者或无牌技工自行接线,一旦发生意外,最高可被罚款 10 万港元及监禁 6 个月。

尤其是部分新型冷气机采用 R32 类易燃制冷剂,若安装时空间、通风或距离不符标准,极易引发火警。再者,不合规的电线负载会导致导体过热,轻则令电器报废,重则造成严重火灾。

消委会建议,凡购买需要安装的家电(如冷气机、电热水炉、抽油烟机等),应要求商户提供具资格的安装服务,并保存施工单据以作日后追责依据。若产品由海外寄送,应先确认是否有本地代理提供安装支援,否则切勿贸然接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