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多吃月饼容易食滞!中医分享简易消滞茶配方 增强消化能力
文:香港注册中医师洪嬿
中秋将至,市面上又充斥著五花八门的月饼。传统月饼多见莲蓉、蛋黄、绿豆、红豆、五仁等馅料,近年更有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奶黄月饼及各式各样的冰皮月饼。然而他们的共通点都是属于高热量的食品,浅尝无妨,多吃则易见饱滞,消化不良。
从中医的角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升则强健,胃气降则和安。脾升胃降可确保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莲蓉、奶黄等皆属黏滞的食品,蛋黄油份亦偏高。冰皮月饼即使以水果、豆蓉等较为健康轻盈的食材作馅,但不可忽视果糖的存在,而且糯米制成的饼皮,未经高温烘烤,其“湿”的属性可能更重。加上需要冷冻保存,食用时温度较低,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对于阳虚、脾胃虚寒的人。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物,易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食滞”的出现。饭后胃胀不适、腹胀、嗳气,甚或返酸、呕吐的经验,这些都是脾胃消化欠佳的表现。
大部分情况下,“食滞”症状较轻的人士可自行缓解不适,或透过一些花茶或食疗增强消化能力。以下为大家介绍简易的消滞茶。
山楂麦芽消滞茶
功效:山楂、炒麦芽均有消积化滞的功效;陈皮及甘草可健脾理气。
材料:山楂 6 克、炒麦芽 6 克、陈皮 6克、甘草 3 克
制法:将材料洗净,加入适量水,煲约15 分钟代茶饮用。
注意:因山楂味酸,若胃酸过多或易有胃部不适的人士,宜减少用量。另避免空肚饮用;正在喂哺母乳妇女不宜服用。
放假在即,难免相约亲朋好友共聚,烧烤亦是常见的中秋节目,玩乐忘形之际,夜卧早起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热气食品,易见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之象,甚至影响脾土的运化,此谓“肝气乘脾”。此类人士除胃脘不适外,亦可同时兼见嗳气,口气,咽痛,易恼怒,失眠等症状。针对此情况,洛神花茶可有效缓解。
洛神花茶
功效:洛神花清热解毒、除烦安神;玫瑰花可疏肝解郁,醒脾和胃;黑茶可解油腻,促进消化。
材料:干洛神花 2 朵、玫瑰花 4 朵、黑茶 3 克
制法:将材料剪碎放入茶袋,置于杯中,加热水冲洗茶袋,然后再添加热水焗约 15 分钟。
正所谓“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美食当前,为了大家的脾胃著想,还是要节制
饮食,空余时间不妨尝试以上的消滞茶饮。
注:长者、小孩、孕妇及长期病患者,服用花茶或消滞茶前宜先咨询注册中医师
作者简介
洪嬿中医师为香港注册中医师,持有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理学硕士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学士学位。洪医师在中大毕业后加入大型医院诊所工作多年,期间修读多个证书课程,现于私人诊所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