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专访|即兴创作孕育经典 称林雪未识演戏︰系剧本贴住佢写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2000年代是银河映像创作最丰盛的年代,差不多每个大档期都有银河出品,而更有趣是在这追求产量的时刻,杜Sir杜琪峰又会有兴致,在百忙之中抽空拍些个人化作品,且动辄经历3至4年,2003年上画的《PTU》便是一例。最近作品以4K修复重映,导演杜琪峰亦乐于重提这部经典的创作过程,很多经典细节,都是沿于一份即兴,但杜Sir就坚称这是创作上的“坏习惯”。

对比22年前的杜Sir,今日如果穿上PTU制服,应该有任达华咁型。(潘乐文 摄)
当年的杜Sir,圆润得多。(《PTU》剧照)

即兴创作孕育经典制作

商业制作,与个人化小本制作双轨并行,这是银河映像在韦家辉及杜琪峰领导下的创作模式,一直沿用至今,但杜琪峰就不太鼓励这种创作方式︰“那是个人的习惯,拍摄上不太好的,但已经习惯了,觉得这样较舒服做事。”商业制作要与时间竞赛,在指定档期内上映,但个人风格作往往都跟老板“先小人后君子”,说明不日上映。“接拍这部电影(PTU)时,我都讲明︰‘李仔(美亚电影老板李国兴),你唔好催我交片,我拍完就交给你。’因为这是很个人化的电影,我会比较执著,很多时候等到真的很清楚,很想怎样才去拍,所以时间会一直拉长。”

《PTU》的出现,源于美亚见到《鎗火》可以250万完成,故想杜Sir照办煮碗来多部。“我都讲明︰‘李仔(美亚电影老板李国兴),你唔好催我交片,我拍完就交给你。’”(潘乐文 摄)

即兴创作,却孕育出经典制作,要数《PTU》经典场面及对白,很难选出冠亚季,不如由杜Sir定夺。“其实很多都做得不好,基于我自己创作世界里,很多东西都是即兴的,这跟啄磨到最尽最好,还有很远距离,所以你问我最喜欢哪几场,应该说既然我当日决定这样拍,那个就是我当刻觉得最好的选择。我没法形容那些画面是怎样得来,我自己都不知道,只是当下涌现那份感觉就拍了,如果没有灵感便收工。”

行三层楼梯,足足行了5分钟,但其张力就被捧成为经典一幕。(《PTU》剧照)
但杜Sir自爆当年是拍不够片长,要想办法加长,在冇钱下只好在公司楼梯完成这一幕。(《PTU》剧照)
+3

杜Sir在分享会上便举了两个例子,“火锅店因为滴水所以不停调位,是因为现场真的滴水,从而将这一点串连到故事上。”另外戏中任达华跟队员逐个上楼梯一幕,大家力赞张力十足是港片经典场口,但实情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杜Sir︰“因为套戏片长不够,要加镜头但又冇钱,如果一下子冲上楼梯便没甚么好看,所以拍成步步为营地慢慢上,而且拍摄地正是公司楼梯,不用钱借地方。”

几部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杜琪峰都视为给自己的习作,会花上3、4年时间拍摄。(潘乐文 摄)

每隔数年的自我习作

其实由始至终,杜Sir都视这些作品,是每数年就给予自己的一份习作,除了《鎗火》及《PTU》,还有《黑社会》上下两集,《文雀》、《放‧逐》、《夺命金》等,那么当中要实践学习的又是甚么?“实习完不代表会在那里去运用或再发展,只希望在不同时期,做一部这样的东西。”

杜Sir虽没有说明拍摄《PTU》实习的重点,但见到以林雪当主角,还有当年还未算大卡士的任达华及邵美琪,这个以实力演员作卖点的阵容,会否就是最切实的一个试验?“都是,我经常觉得一个好演员,不是偶像不是明星,无论如何你们应该准备好去演任何角色。当然,我的能力范围就只有三百多万,我可以给谁?故要找可以帮帮忙的,个个都要拿回自己那份就不用拍。我相信大部份爱电影的人,都著重自己的演出多于报酬,当然报酬都很重要,但演员都希望有好的演出机会。”

“佢都唔识演戏!”杜Sir对林雪的演技有这个结论,他的好是因为剧本很紧贴这个人去写,看似很聪明,其实内里一塌糊涂。(《PTU》剧照)
不过最后杜Sir都补充一句︰“他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魅力。”(《PTU》剧照)

“林雪边度识演戏”

如果说《PTU》最大得益者,是首当主角的林雪应该冇人有异议,而对于杜Sir,能够睇中一位场务成为业内出色配角,这份眼光独到又可有半分满足感?“佢都唔识演戏!”杜Sir一锤定音。“只是剧本很紧贴这个人去写,看似很聪明,其实内里一塌糊涂。他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魅力,但要求再深度一点去演便没了,现在可能厉害了很多,始终演了廿年,但以当时的年资来说,他的表现是可以的。”

今次《PTU》重映,杜Sir坦言是为了香港年轻一代,“有能力就继续顶下去,你要指望别人帮你?一定没有机会。”(潘乐文 摄)

“逼是没用的,愈压迫愈澎湃”

今次的《PTU》重映,有一半收益将拨捐杜琪峰一直瞓身支持的“鲜浪潮”,有这安排,是否已预计到今年的运作,将会继续艰难而行?杜琪峰︰“艰难了几年,但我觉得无论如何,为了香港年轻一代,有能力就继续顶下去,你要指望别人帮你?一定没有机会。你知道香港形势变成怎样,直头要赶到你捐老鼠窿一样,我觉得这样做不会有好东西出来,逼是没用的,愈压迫愈澎湃,这是错误的。应该看看怎样协商,想一些方法出来,不是大石砸死蟹就行。”

最后,年届70的杜琪峰再次强谓,会尽能力支持年轻一代,“至少预视到未来5年我都做到。”语带唏嘘,但脸带微笑,或许杜Sir相信,不是因为会成功才坚持,而是坚持才会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