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专访|《三岔口》丢低偶像包袱 以“JOKER”方式演梅蓝天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金马及金像双料影帝的郭富城,早前出席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AFAA)主办,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香港电影巡礼—吉隆坡站”,除担任开幕嘉宾,更亲临当地大学举行深度讲座,大谈入行以来的苦与乐,以及从影多年的心得。《香港01》有跟随到当地直击讲座内容,更与郭富城进行一次深度专访,同大家分享他由偶像到影帝的成长路,细诉当中数个转捩点,令他从造型、对白、演绎上得到启发逐步升华,不断突破自己迈向更高层次。

郭富城早前出席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AFAA)主办,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香港电影巡礼—吉隆坡站”,到当地大学举行深度讲座。(大会提供)

带香港亲情到马来西亚

身处马来西亚,令郭富城第一时间想到在这里生活过好一段日子,为的是拍摄金马影帝之作《父子》。“所以我都了解马来西亚的文代,这里华人圈子比较团结,民风亦比较纯朴,特别钟意香港电影,不是哪一类香港电影,而是来自香港的电影便喜欢。”而此行,郭富城会为大家带来新作《无名指》,“家庭温情内容,他们都一样喜欢。”郭富城说。

过去港片要出埠,动作永远优先,但在亚洲电影大奖学院协调下,就为当地带来不同类型的香港电影,《无名指》就是一部具备社会议题及温情的电影,让马来西亚观众多面向地了解香港电影。

《无名指》中的郭富城,因伤再不能当壁球员,人生跌落谷底,同时间他亦要照顾患肌肉萎缩症的女儿(许恩怡饰)。(《无名指》剧照)

未演过的就有兴趣

留意到近年,郭富城比较多演小人物角色,以为是自己刻意安排,但城城反过来说,是被安排的。“我不是电影公司老板,不是投资者,好难主动去要求想演甚么。多数都是剧本找你,敲你门,所以都是讲缘份。现在我为自己设定的要求是未演过的角色,无论角色是好人定坏人都不重要,如《临时劫案》的梅蓝天表面是坏人,但背后并非大奸大恶,是有原因令他变成这样,我就是要将角色变得立体一点。”

郭富城为《临时劫案》梅蓝天一角,加添一个点睛效果的哨牙,令本身只有强和悍的梅蓝天,多几分幽默可爱。(《临时劫案》剧照)

谈起梅蓝天一角,大家都赞赏城城为自己造型,加添一个点睛效果的哨牙,令本身只有强和悍的梅蓝天,多几分幽默可爱。“这是跟剧组的互相,当初觉得直接去演会比较平,冇乜特别,既然部戏是黑色幽默,我要怎样去成就那份喜感,于是想起加棚哨牙。”事实证明市场完全接受,更成为郭富城一个经典的搞笑角色。

张叔平助丢低偶像包袱

其实自从《三岔口》(2005)后,郭富城便乐于是放低歌手的偶像包袱,放心地让导演、美指重新塑造。“拍《三岔口》前,歌手的形象好强烈,如何在电影上令人信服是另一个人,造型好重要。阿叔(张叔平)在这帮了我很多,完全是打碎你整个人,再帮你重组,从而令你放低自己身份,进入角色。”郭富城解释这是剧本未必可以给予你的资讯,编剧无可能将角色写到巨细无遗,要靠自己去发掘,甚至去模仿。“有时会从身边人揾,或从过去的电影参考,观摩完,消化一下,便可放进自己的东西。”

郭富城当年与陈木胜导演合作拍摄《三岔口》,张叔平将他的造型重新打造。(《三岔口》剧照)
这幕崩溃戏,郭富城连配乐都记忆犹新。“一听到就记番套戏。”(《三岔口》剧照)

中国式JOKER

就是这个道理,郭富城最初接到《临时劫案》的剧本后,脑海闪出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演绎一个中国的JOKER。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经郭富城解说后,你又会略懂一二。“当你在(《小丑JOKER》)个角色,由一个人慢慢变成小丑,他的行为他的动机,整个人的肢体语言都在变化,你找不到第二个人有同样演绎方法。所以我当初的理念,就是演一个中国JOKER,只是不用去画花面,凭这个角色的行为和造型,创造一个大家从无见过的人物,这种珍贵就是我对电影和角色的追求。”

华坚冯力士(Joaquin Phoenix)凭“小丑”一角赢得奥斯卡影帝。(《小丑JOKER》剧照)
郭富城亦凭《临时劫案》获提名《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临时劫案》剧照)

那么怎样才知道这趟创作是成功?要到电影上画时票房大卖才知,或许太迟,郭富城指在自己看Playback时已感受到。“梅蓝天在戏中,最后一幕是拎住袋钱,慢慢在马路上半爬半走地行,镜头就是影住我的背面。到我看Play Back时,我觉得好特别,完全不似自己,当中的肢体动作好不一样,所以当时便认定是次创作会成功的。”结果成功到当时全港四周都有人同你“讲多谢!”更提名《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郭富城拍摄《白银帝国》后,掌握到对白的关键位置。(《白银帝国》剧照)

《三岔口》令郭富城了解到造型的重要,到拍摄《白银帝国》(2010),就让他领略到对白的重要,“不单止要背熟,而是要背到滚瓜烂熟。拍摄《白银帝国》时,导演(姚树华)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华裔导演,过去曾执导舞台剧,所以最重视演员的训练是台词,声音、情感、节奏都非常细腻。而拍摄时每一晚都要进行围读,将第二日要拍摄的对白背一次,最特别是会要求以不同节奏、不同语速去讲,她要你将对白背熟到,以甚么节奏讲冇问题,从而令我以为拍甚么戏,都习惯好背熟对白,去到现场整个人都会轻松一点,可以有更多心情和时间准备角色,享受演出过程。”

这一张剧照,有声的,仲要是叠声。(《寒战》剧照)

要数一个经典例子,可能是《寒战》(2012)跟梁家辉的叠声演出。“是困难的,你知道会搭声,但不是随意去搭,你要听到对方的内容,在适当的位置插入一句,对方每一句都在干扰你,但你又要有适当反应,是一件好刺激、好好玩的事。”难怪这一幕可以成为香港电影一场经典。而郭富城就是从这几部得到启发,成为不断自我提升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