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不抗拒创作偏多社会议题 “唔觉得《狮子山下》比电影差”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1995年上画的电影《女人四十》,由许鞍华执导,乔宏、萧芳芳、罗家英主演,不经不觉已经30周年。电影界近年亦掀起拍摄社会议题电影,《女人四十》正正就是该范畴的俵俵者,记录脑退化病人跟照顾者的故事。由于近年市场有大量社会议题电影面世,不时有声音指题材沉重难吸引观众,杜琪峰导演更曾指部水准未够,“似《狮子山下》”。

凭《狮子山下》得过奖项,亦拍过不少社会议题电影扬威海外的导演许鞍华,就直言电影似《狮子山下》并没有问题,更指当年部分水准早已达电影级数,不过题材的表达确要细思一下,现在的社会环境,不适宜太沉重︰“你而家叫我睇番《天水围的夜与雾》,我唔去啊!”

近年业界热衷拍摄社会议题电影,许鞍华的《女人四十》正是该范畴的俵俵者,记录脑退化病人跟照顾者的故事,今年亦迎来30周年。(叶志明 摄)
1995年上画的《女人四十》,为萧芳芳摘下柏林、金马、金像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后。(《女人四十》剧照)

女人四十30周年|萧芳芳要求以喜剧演绎 许鞍华︰想多点观众入场

电影《女人四十》,早前获关注香港脑退化人士的机构“赛马会耆智园”合作,在戏院搞放映会,作为庆祝团体踏入25周年活动。映后更邀请到导演许鞍华更出席分享会,并接受《香港01》的专访,谈到时下电影“狮子山下”化。事缘去年,杜琪峰接受BBC News中文访问时,提到自己有留意新导演作品,皆以人文关怀为主,但就觉得电影只著重写实,失去了应有的幻想,以《狮子山下》,但他都补充一句︰“又唔系完全不对,但香港电影最精彩系咩?肯定唔系呢样……你又去唔到人家探讨的质量及阔度。”

杜琪峰会坚持做鲜浪潮 直言《九龙城寨》唔好睇︰搬去北角拍都得

许鞍华︰“我初初打算以一部正常的文艺片手法拍摄,是萧芳芳要求以喜剧包装,她觉得这样会多点观众入场。”(叶志明 摄)

《狮子山下》两者分别在哪?

许鞍华进入影坛前,曾有段时间多拍电视剧,而为香港电台电视部拍摄的《狮子山下》“越南三部曲”,更是其成名之作。问到《狮子山下》跟电影的分别,许鞍华细思数秒后回答︰“我觉得冇乜分别,《狮子山下》好起上嚟,都可以好有电影感。当年有啲故仔会拍到两集长度,真系一套电影的时间。我唔觉得《狮子山下》比电影差,当然两者要认真对比系有唔同。”

许导就以自己第一部电影《疯劫》为例,表面是一部警匪片,实情内含悬疑及惊栗。“警匪情节,一般剧集都系咁拍,但我拍《疯劫》时,就用咗第三者的角度去讲故事,加上惊栗及悬疑元素,成套戏就唔同晒。所以喺结构上系要再谂一谂,要艺术感重一点,唔好太平铺直述,能够谂个新方法去讲故事,呢样先系最难。”

许鞍华于1978年,为《狮子山下》拍下的“越南三部曲”,就是探讨当年越南难民问题,早前在M+做过放映会。(《狮子山下》剧照)
《疯劫》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电影之一,由许鞍华执导。不同于传统香港电影、充满个人色彩的香港新浪潮电影。(《疯劫》剧照)

抗拒重温《夜与雾》

2009年,许鞍华就曾经以发生在2004年,天水围天恒邨的一宗伦常灭门惨案,改编成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内容沉重甚至令人觉得悲痛。当年上画令人关注这个新市镇的社区问题,家暴及妇女权利,具一定社会作用。如果换转今日,许导又会否拍同一题材?“而家叫我睇番《天水围的夜与雾》?我唔去啊!一般观众系想入戏院松弛下,如果好认真严肃的故事,会令人睇到好沮丧。除非你拍得好差完全影响唔到我啦,否则真系会赶客。呢个都关年纪事,人到咁上下会开始软弱咗,容易喊,年轻时创作,死多几个人都冇问题,追求刺激啲。”

当年许鞍华想拍《夜与雾》这故事,但电影公司都怕太沉重,要求先拍《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海报)
《天水围的夜与雾》改编自2004年真实发生的天恒邨伦常灭门案,45岁的丈夫长期对31岁妻子及两名分别6岁和5岁的女儿施以家暴。(《天水围的夜与雾》剧照)

轻松探讨问题唔容易

《女人四十》是一部成功,以轻松手法,带出社会问题的电影,作为过来人,又会否鼓励年轻导演用类似手法创作?“时下的确系多咗社会议题电影,但我又唔觉得一定要用轻松手法拍摄,大家各施各法。其实搞笑难度好高,唔系咁易引到人笑,其次是对该题材的人是否尊重?一个严肃议题,过咗火就会被人闹。当时主要系演员帮到件事,萧芳芳本身都做过导演、监制(电影《跳灰》(1976)及《撞到正》(1980)),佢好明白电影制作,戏轨如何一致,又带住演员按这个方向去演,初初都要摸摸下,演多几日大家就捉到个默契,演出现时的成果。”

许鞍华觉得拍戏是各施各法的过程,没有哪种方式会较好。(叶志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