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卓亦谦分享首部剧情心得 别自我沉醉︰要跟观众沟通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第九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现正接受报名,早前在简介会后,第五届大专组得奖作品《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接受《香港01》访问,跟大家分享参赛心得,最紧要是分享增加自己获选机会的贴士。而当胜出后,又如何将作品推广到让更多人接触到呢?全部都是一门学问,而卓亦谦就在访问中无私分享。

《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是第五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大专组得奖作品。(许育民 摄)
《年少日记》为卓亦谦赢得金马奖、亚洲电影大奖及金像奖新普导演奖。(《年少日记》电影剧照)
尔冬升监制及卓亦谦导演,手执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及“最佳新导演”两大奖项,跟传媒见面。(许育民 摄)

陈罗超见证“首部剧情”已成品牌 预期来年市道回暖︰有几部大片

卢凯彤事件促使剧本定案

原来卓亦谦参加“首部剧情计划”都不是一击即中,亦曾尝过一次败仗,明白到完全是自己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审慎,一直都未能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剧本。至于何时会作第二次尝试,自己都未有定案。直至2018年8月5日,歌手卢凯彤轻生身亡,终年32岁。当日网上有不少婉惜的声音,但同时,亦充斥冷血无情的毒舌,或是胡乱猜测轻生原因,对逝者没留一点尊重。而《年少日记》这个剧本就是围绕学童自杀,这些言论促使卓亦谦下定决心,要将剧本完成,将这个问题拍出来。而当这决心定实后,继而发现该年“首部剧情计划”的截止报名日期为8月15日。

卢凯彤于2018年8月5日轻身,意外地促使《年少日记》的剧本成型。(网上图片)

要报“首部剧情计划”,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是为首要,其次就是要有资深电影人首肯担任监制一职,而一个微妙的工作关系,就让他找到导演尔冬升。“因为之前跟庄文强工作过,后来他参与金像奖创作小组,便叫我入内帮手。起初由打字员做起,作会议记录,到最后可以参与开会度桥,参与了两届创作。”其中一年更担任创作总监。

卓亦谦(中排右二)出席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于后台与一众嘉宾合照。(卓亦谦 Instragram)
卓亦谦曾以《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创作总监身份,接受《香港01》访问。(资料图片)

在日夜赶工下,终于叫起了一个较完整的剧本,但距离截止日期只剩下5日,临时临急难找监制下,他冒住会被痛骂的情况下,向尔冬升提出担任监制的请求。“我记得他带笑地回复我一句︰‘你以下犯上’但同一晚他已答应我要求,但要先看看剧本。”最后当然可顺利报名,并胜出拍成《年少日记》。“几年后尔生才跟我说,当晚是一口气看毕我份剧本,作为编剧,这是一个好好的评价。”

短短五日时间要尔生答应,这个要求当然是胆粗粗,但卓亦谦深信两年一起工作的日子,一个人的斤两有多少,其实逃不出尔生的法眼。“在金像奖工作期间,我不敢偷懒,不敢求其,连错字都不敢出现。虽然两年来跟他都不算熟络,对他仍有点敬畏。后来我问他为何接受邀请?他坦言因为大家相处过,有了互信基础,认同我是认真工作的。而导演和监制正正就需要有这份互信。”

卓亦谦后来有问尔冬升为何接受邀请?他坦言因为大家相处过,有了互信基础,认同自己是认真工作的。(陈顺祯 摄)

第一稿戏名要到位

《年少日记》后来获得好成绩,不单横扫多个新晋导演奖,票房亦过2,800万港元,叫好叫座。电影叫好,当然是剧本写得好,但在卓亦谦眼中,当中涉及很多部署,甚至有人会觉得这些安排“很有机心”。“例如我交表格时,剧本不是叫《年少日记》,而是直接地叫《遗书》,因为我想评审一看到戏名,就知道这是一个甚么故事,不用看毕剧本才明白,而我亦早有心理准备一定会改戏名。”

拓展不同观众层

到开始拍摄,选角上卓亦谦都有一套分析。“由于男主角已选定卢镇业及童星黄梓乐,我知道号召力未够,于是在其他角色上尝试吸纳不同观众。例如我知道舞台剧观众是好稳定好忠诚,于是想拣韦罗莎做妈妈角色。另方面又想吸纳YouTube的观众,所以拣了郑中基、吴冰及陈苡臻,分别来自三条YouTube频道(机动电视台、小薯茄及试当真),希望拓展到不同观众层。但要强调,不要流量先行,一定要经过Casting寻找合适的演员。”

卓亦谦希望吸纳舞台剧观众,所以物色韦罗莎饰演妈妈一角。(《年少日记》电影剧照)
Jessica陈苡臻于《年少日记》里饰演钢琴老师Miss Chan,是她首度踏进大银幕的作品。(陈苡臻IG图片)

字幕都有宣传功能

去到字幕,为节省成本,尽量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中中文版更希望可以同时适合在中港台三地通用,所以当中好些细节就要留意。“好似7-11便利店,不是世界各地的便利店都是7-11,如果你用便利店,就去到韩国都会看得明。又因为亚洲有三个地方学童自杀问题最严重,分别是香港、日本及韩国,所以电影预告上载到YouTube时,特意找人翻译日文和韩文宇幕,以增加当地人看到的机会率。”

每一样都看似计算,满有机心失去初心,但卓亦谦觉得两者没有矛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如果套戏最后好少人睇到,我会觉得对不起剧组、对不起监制、对不起个故事。”

卓亦谦︰“作为导演要明白,观众冇义务入场看你的心事,反而创作者是有责任令观众追看你的故事,由第一秒开始就要扣住观众到90分钟。”(许育民 摄)

《铿锵集》电影冇问题

近年坊间有种声音,表示香港太多《铿锵集》式电影,不应再拍太多,卓亦谦就觉得不尽不实︰“偏重某一类片种当然是问题,但如果连这片种都唾弃不拍,香港电影会死得更快。所以反而是想方法拍好去,这类电影不属于类型片,是个人故事,很多时都是导演自己最想讲的一个故事,很容易投放太多感情变得太自我中心,观众未必跟到。作为导演要明白,观众冇义务入场看你的心事,反而创作者是有责任令观众追看你的故事,由第一秒开始就要扣住观众到90分钟。剧本是要跟观众沟通,要知自己部戏面向的是哪些观众,要令这批观众知道你部戏发生紧甚么事。”

虽然不抗拒《铿锵集》或故事,但卓亦谦即将开启的几个剧本,都不是这类型。“其中一个更是由太太做编剧,我执导。”期待“年少”后的卓亦谦,为观众带来另一篇精彩的日记。

去年卓亦谦与拍拖多年的女友许家茵结婚,而身为编剧的太太,即将与先生在电影上合作。(卓亦谦Instagram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