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影评|打破港动画框框 从业力看轮回与《大只佬》隔空对话?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香港本土动画一直难有代表作,但这部耗时七年制作的《世外》,由杨宝文监制兼编剧,吴启忠执导,因为先后入围“动画界奥斯卡”法国安锡国际动画影展、西班牙锡切斯国际奇幻电影节,更提名金马奖“最佳动画片”、“最佳改编剧本”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这股外来的旋涡,令电影在香港未上画先具声势,开画日连同优先场票房便达120万之高,喜出望外。

以“香港制造”的标准去说,今次的画功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世外》动画剧照)

作为香港最新的动画代表作,以“香港制造”的标准去说,今次的画功确实令人眼前一亮,虽然难免会带日系风向,而画面的精致度亦有所不及,但以本土之力制作而言,已经超越昔日的港产动画框框,能够诚心讲一句,是成功带出一份意境。

故事方面,《世外》打正旗号谈人离世后的光景,重新演绎了佛家轮回与放下执念的主题。影片透过主角转世之旅,陪同她一起面对执念的放下、对因果的承担,以及如何找到真正的解脱。是发人深省的命题,但亦不是罕有,最接近的便有《破。地狱》。

《世外》首日上映票房直迫120万,成为开画第一位!(《世外》Faceboook图片)

两者相比,大家对死亡的看法是截然不同,《世外》以“轮回”为基点,死亡是通往下一世的必经阶段,而戏名所指的“世外”,就是一个等待投胎的空间,亡魂在前往投胎前要忘记前世的执念。所以在电影中,如何在每次轮回中学习放下、宽恕,才是得到解脱的必经路。这样看来,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迈向新生的门槛。至于《破·地狱》,重故人,更重在生的你我,该仪式看似为先人超渡,其实更能让活著的解开心结。

如何在每次轮回中学习放下、宽恕,才是得到解脱的必经路。(《世外》剧照)

**注意︰以下内容含剧透**

《世外》的故事有不少沙石,尤其主角在多轮人生中所犯的失误,大大小小但好些是极可避免,甚至难以原谅。当中所谈的其实似《大只佬》所讲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中,张栢芝饰演的李凤仪,其中一世是日本兵,杀人无数业力重,难修补,最后选择接受命运,勇敢面对业力,反而启发了一直以为看破因果,在帮李凤仪的“大只佬”刘德华。当中带无私的爱,更带情爱,完全理解二人所付出与追求的是甚么。

《大只佬》中,张栢芝饰演的李凤仪,前世是日本兵,杀人无数业力重难修补,最后选择接受命运,勇敢面对业力,反而启发了一直以为看破因果,在帮李凤仪的“大只佬”刘德华。(《大只佬》电影剧照)

来到《世外》,小鬼一直帮小妹摆脱业力,她的前世害过千千万万的人,但最致命一次,是在战乱期间,不知情下吃下亲弟的肉以续命,这个锥心刺骨之痛,就连小妹也无法原谅自己,宁愿放弃化成人鬼滞留在世外,但小鬼就是不许,“大只佬”上身坚持替她清洗业力,那管是1000年的期限。

小鬼与小妹的关系,如果有更深的羁绊会更精彩。(《世外》剧照)

一个比李凤仪更大的业力,你可以原谅到自己吗?还是甘愿留在世外,以活受罪的方式当作赎罪。至于小鬼一角,单以小妹一个笑容,便甘陪她押下1000年作无限轮回,二人之间又未见有亲情爱情的羁绊,这样的押注会否太大,会否太无条件?就剧情而言,大可说理解,但情理而言就是欠说服力,难令观众投入。而且这是整个故事的关键位,要观众自行脑补一个合理的解说,实在扫兴之余,更难与《大只佬》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