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前女主播走访60个国家 曾7夺金钟奖 以纪录片为大自然发声
对舒梦兰而言,人生的际遇与变化,既奇妙又深刻动人。关键的时间节点,落在2010年底,一切自此悄然改变。
她曾是影剧记者,写著风花雪月的题材;也是财经记者,访问不同的企业家,提供丰富的理财资讯;她还是一名主播,以俐落优雅的装扮,坐在新闻主播台前播报新闻。舒梦兰原以为这些就会是她的职场全貌,直到2010年底,一通前往南极大陆采访的邀约,改变了她的职涯方向。
电视台前主播舒梦兰为独家画面勇闯南极,拍摄纪录片唤起人们对气候环境问题关注(点击放大浏览)▼▼▼
从排斥到被大自然之美所震摄
“我之前都是采访人、与人对话,去南极,难不成要我访问企鹅?我出过三本书,都是教人理财、如何赚钱和花钱,到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我要拍什么、写什么?”舒梦兰坦承,一开始受邀前往南极大陆,她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甚至心中满是疑问。
此时,一位前辈告诉她,
“全球有70亿人口、登上南极大陆的只有2万人,妳如果去了,就是那2万分之1,妳如果去了,会是台湾媒体的第一家,拍回来的都是独家新闻。”
独家两字,对于记者出身的舒梦兰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她眼睛发亮,新闻魂都上来了。
舒梦兰接下邀约,一路辗转飞行,最后从南非的开普敦(Cape Town)飞了六小时才抵达南极。一下飞机,零下25度的冷风袭来、眼前一片皑皑白雪的景色,让舒梦兰为之震慑,
“从没看过如此纯、净、美的地方,当下的一切,彻底颠覆我过去的思维,原来还有人类无法掌握的世界,那一刻,我的人生改写了。”
来自极地的召唤 拍下台湾新闻媒体未曾见识的独家画面
在南极大陆,舒梦兰和摄影师记录下日不落的永昼画面;为了拍摄阿德利企鹅,在冰原上行走八个小时,厚重的防寒雪衣内里全部湿透;面对冷冽寒风和不见尽头的冰雪大地,她靠著“这是全台媒体唯一拍摄到的独家画面”信念支撑著。孤寂却又感动,“那是极地的召唤!”回台后,影片被剪辑成一小时的《聚焦南极》节目,播出后收视率竟然拿下新闻节目类同时段第一名。
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要做不一样的东西,我做到了,而且要继续做下去。
于是,她透过自己和团队的观点,深入地球上鲜少有人类造访之处,如南极和北极、黄土沙漠、热带雨林、险峻高山与壮阔冰川等,一一记录下这些地点的画面、声音。“这15年来,我和摄影师走过七大洲、60多个国家,陆续完成制播超过60部的不同纪录片。光是南北极我就去了十次,最长一次待了快一个月,多数时间都只有我和摄影两人同行,无论是工作量、器材负荷、身体状况、心情的调适等,都是一次次的挑战。”
自我理想的实践 却是家人心中纠结的焦虑
如何克服这些难关?舒梦兰说:“从规画到出发,我从没有把克服两字放在计划中。害怕吗?当然会,只是到了现场,就只有做与不做两件事。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拍魔鬼鱼时,旁边全都是鲨鱼,我还是下水了。我几乎不会游泳,但必须和蓝鲸近距离同游,蓝鲸拍打时激起的浪花,就可能把我打昏。在亚马逊丛林,一周都没办法洗澡,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所有的所有,只能靠著随身药品和意志力,去撑完每一趟的录影,前一刻可能才吐得乱七八糟,吐完后擦干嘴巴,又得继续面对镜头。”
身心所承受的苦与累,舒梦兰照单全收,然而,看在妈妈眼中,既是牵肠挂肚,又为女儿深感骄傲的矛盾心情。有一次,舒梦兰到非洲拍摄动物大迁徙,突然一只猎豹冲到她面前不到一公尺处,龇牙裂嘴地注视著她,“我想我应该逃不掉了,摄影师全程拍下那个惊险瞬间,我当时心想,这就是意外发生前的最后纪录吧。幸好,最后猎豹跑了。”这段画面一刀未剪播出,妈妈看完之后泪崩,“原来女儿的工作是这样地出生入死。”
同场加映:4位35岁+女性从零开始转行 毅然离开原职业 大龄重新追寻理想(点击放大浏览)▼▼▼
母亲在抚平情绪后,特地打了通电话给她:“妳是妈妈的宝贝,我自然会担心妳的安危,但我知道妳有这个使命感,妈妈能做的只有替妳祷告。”舒梦兰明白母亲在她外出工作的期间都无法放松,唯有等到她平安返家,才会放下焦虑。但她也很清楚这份工作是对自我挑战的人生进阶,必须勇敢地向前迈进。
冰川不会发声、北极熊不会说话 只剩影像能为他们喉舌
每一趟行程都不是为了冒险,但过程却总是惊险。“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什么,但大自然征服了我。我无可救药地爱上自然、荒野和高山。之前我不会爬山,如今已攀爬过五座台湾百岳,包括玉山雪山、大霸尖山等。我也几乎不会游泳,却跳进太平洋海水数十次。自然浩瀚之美,超乎我们的想像。”舒梦兰赞叹地说。
至今,她与制作团队已经荣获七座金钟奖的肯定,日前,更完成了片长近两小时长度的《守护我们的星球》生态纪录片,舒梦兰首度以导演的身分,带领团队横跨冰雪荒漠、潜入太平洋深海,远征115个外景地,以克服严酷环境、生存繁衍的82个惊奇物种当作叙事主角,真实呈现南北极宏伟壮丽的自然奇景。最后再透过台湾科学家的极地研究,用台湾的视角探讨极地暖化与人类生存的未来,试图唤起世人守护地球环境的力量。
同场加映:人到中年留学值得吗?3名30多岁单身女性裸辞出国 创造人生拐点(点击放大浏览)▼▼▼
“冰川不会发声,只有不断的崩塌;北极熊不会说话,只有因暖化造成食物短缺而饿死。我含著泪拍下这些残酷且珍贵的画面,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面对生态的运行,我们无法因为北极熊没有食物而丢给牠一块肉吃。唯一能做的,是将影像纪录传播出去,让大家知道地球的暖化问题何其严重,需要刻不容缓的守护。”
舒梦兰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体力、企业界愿意持续挹注资金,她就会一直拍下去,“英国BBC的纪录片导演大卫·艾登堡(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已经99岁了,他从26岁开始拍摄自然纪录片至今仍未停歇,我比他年轻,没有理由不做下去!”投身自然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已逾15年,舒梦兰满怀感激地说:“这一辈子没有白活,这15年是我对自然的承诺,以及与地球的对话。”她与团队用影像和文字,传达力量和温度,将自然的声音带到更多人的心中。
【本文获“人物志”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