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兄弟姊妹团如何拣选?一文看清新人常见误解、避开禁忌免绝交
婚礼筹备/兄弟姊妹团分工|婚礼当日,兄弟姊妹团既是新人的左右手,亦是气氛组的灵魂人物。新人对于“兄弟姊妹团”的定义和期待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只要他出现,就很感动。”亦有人表示:“他们要帮我顶住整个流程。”现实中,总有一两位团员全程是“神队友”带领兄弟姊妹团,而参与度较少的朋友,并非不愿意,可能是不熟悉流程、或怕帮倒忙。到底如何组成一队可靠又合适的兄弟姊妹团?“01女生”特别邀请婚礼司仪Kenneth,为大家分享兄弟姊妹团的选角贴士、角色分配及常见疑问。
了解兄弟姊妹团常见任务
不少人以为兄弟姊妹团只是出席、负责拍照,或是“气氛担当”。事实上,他们绝对是身兼多职,包括:布置及清理场地、保管贵重物品 (如人情、礼物及证件等)、跟进婚礼流程及时间监督、照顾新人形象与状态、协助应对热情亲友、沟通协调及传话、协助迎宾送客、技术支援及处理突发状况。
你心目的他/她合适吗? 兄弟姊妹的必备特质
大家或会听过一个说法“感情再好也未必适合当兄弟姊妹”,而事实上要成为可靠的兄弟姊妹团,不能单靠情感,理性、态度也是考虑因素。Kenneth综合多年工作经验指出,若有齐以下基本特质的朋友,往往是婚礼现场的“救火队长”。
兄弟姊妹团选角建议1:你最希望对方出席的人
婚礼是一生人一次的重要时刻,“兄弟姊妹”应该是新人最希望见证人生大事的一位,即使平日不常见面,但心中都有对方的一席位,那份情谊、真心真意,已是最珍贵回忆。
兄弟姊妹团选角建议2:实战能力
除了情谊,实际能力、待人接物态度同样重要。若拥有这些特质尤其值得考虑:
-责任心强、主动回应、准时出席
-乐于协调及支援,愿意主动帮忙
-处事冷静、必要时能提供建设性意见
-体力上能承受压力及疲劳
兄弟姊妹团选角建议3:有经验者为佳
曾担任兄弟姊妹、婚礼司仪、大妗姐或统筹的朋友,对婚礼流程了如指掌,更能带领“新手”团员。他们不但协助其他团员,更能提出注意事项,减轻新人压力。
新人与兄弟姊妹团相处的禁忌
兄弟姊妹团是一场婚礼中不可或缺的见证人,而作为新人要明白兄弟姊妹团是义务形式帮助。不论分工或人数,最重要是大家真心相待,互相信任体谅,方能缔造一场温馨难忘的婚礼。这6大禁忌,新人们要多加注意:
禁忌1.推卸责任:兄弟姊妹团是配合者,不应独力承担整个婚礼大小事项,亦不要临时要求他们参加即兴活动。
禁忌2.质疑能力:既然邀请对方加入,便应信任其能力,出现小错不宜当面指责。
禁忌3.态度不恰当:切勿将朋友视作免费劳工,过分地挑剔会令人反感,假如结果未如预期亦应包容。
禁忌4.金钱安排模糊不清:服饰、化妆、餐食等建议由新人预算安排,双方一早列明细节与开支比例,避免误会。
禁忌5.流程安排不清:应事前列好流程表、物资分工表,即使有人临时缺席,亦有备用方案。
禁忌6.强人所难:每位团员性格各异,应知人善任,新人应主动询问大家擅长及有兴趣的部分。
兄弟姊妹团常见误解FAQ
1. 兄弟姊妹团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习俗上“成双成对”较为吉利,建议团员为双数。但现实操作上,分工清晰及参与度更为重要。另外在拍摄上,人数相称效果较佳,留意人数过多反易混乱。
2. 假如兄弟姊妹团只有4人,会否不吉利?
“4”只是广东话谐音,实际无影响,最重要是感情到位。如介意,可视作“2+2”或连同新人解释为6人同行。
3. 不设兄弟姊妹团亦可?
可以,可改为聘请婚礼统筹、大妗姐帮忙处理婚礼细节,亦可邀请几位熟悉的亲友帮忙分担部分任务(如迎宾/收人情)。
4. 朋友怀孕可以参与?
传统上认为“喜冲喜”不宜,但现时更著重见证及回忆。若孕期稳定且对方愿意,可安排支援岗位,避免激烈活动或体力负担。
5. 兄弟姊妹团会议总是不齐人?
可分批开会、用社交软件沟通传达图文,并加以讲解,当日亦可弹性灵活安排时间。
6.伴郎、伴娘一定要未婚?
传统观念倾向未婚人士,但现代婚礼更重情谊,视乎新人与长辈的接受程度。
7. 做兄弟姊妹有次数限制?
坊间流传“担任兄弟姊妹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实际上则无限制,最重要是参与度及个人意愿。
8. 兄弟姊妹有鞋款?
姊妹建议穿著低跟鞋、平底鞋或波鞋方便走动。兄弟方面,如有指定服饰,可搭配皮鞋,或波鞋亦可,重点在于整体感一致。
9. 服装必须一样?
不一定。建议选择同色系、同风格或统一饰物(如襟花、领呔),增加整体协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