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宠物猫狗58.4万只 疫后弃养、人道处理数目回升 原因曝光

撰文: 数因斯坦
出版:更新:

愈来愈多港人饲养宠物,因而衍生出一系列生产、消费和服务,形成“宠物经济”。新一份《施政报告》亦提出的支持商界推出不同宠物友善活动空间,包括推出容许狗只进入的食肆牌照等。
立法会秘书处近期发表《数据透视》,回顾本地宠物饲养情况,当中指出本港宠物猫狗数量于疫情初期显著增加,但其后持续减少至2023年的58.4万只,而弃养及被人道处理猫狗数目则上升至每年分别逾500只。文件分析宠物遗弃个案上升原因或与宠物主人不愿意或无法承担高昂兽医费用有关。

本港宠物猫狗数量于疫情初期显著增加,但其后持续减少至2023年的58.4万只,而弃养及被人道处理猫狗数目则上升至每年分别逾500只。(资料图片)

数据显示,2020年本港宠物猫狗数目合计约61.5万只,较疫情前明显增加。文件指出这是因为不少人为了寻求陪伴而领养“疫情宠物”,而疫情后市民在家时间减少,饲养猫狗数目于2023年分别回落至30.4万只和28万只。

当局由2010年代起加强推广以负责任态度饲养宠物,被弃养猫狗数目由2015年1,413只减至2022年426只,而同期猫狗领养率亦由19.3%升至48.2%,然而疫情后2023年和2024动物弃养个案回升,领养率则下跌。

为应对动物弃养的情况,渔护署设有4个动物管理中心,将被弃养动物转送至动物福利机构供市民领养。但当动物不适合被领养,例如健康欠佳或性情凶暴,有可能会被人道处理。资料显示因健康问题而被弃养的动物日益增加,需要进行人道毁灭的个案亦相应上升,由2022年334只上升74%至2024年581只。

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多间小店自发暂托流浪动物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迫近本港,位于火炭的派对房间“Rooffie Party”,周日(21日)在社交平台表示,可在今天(23日)至25日开放场地,让流浪猫暂时栖身,并会提供猫粮。(陈苇慈摄)
+3

对于宠物遗弃个案增加,文件分析原因之一是宠物主人不愿意或无法承担高昂兽医费用,另引述一间宠物保险公司于2024年所进行调查,87%受访宠物主人曾为宠物求诊,其中“兽医诊金及医药费”占整体饲养宠物支出第2位,高达17.2%,“健康检查及牙齿保健”占比亦达9.8%,排第3位。

文件亦提及,近年宠物产业商机带动下,本港动物诊所数目在2018年至2024年间增加50%至300间,而兽医人手同期增幅仅33.3%。文件指出,兽医供求失衡推高相关人力成本,最终透过增加服务收费转嫁给宠物主人。

此外,当宠物治疗涉及手术或其他复杂的专科程序,费用更可能高达数万元或以上,本地兽医专科医生人手较少是原因之一。2024年本港仅有100名专科兽医,当中括影像诊断、急症及重症、病理学、牙科及麻醉止痛等专科的兽医均少于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