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饮用水|渠务署及消防处与鑫鼎鑫共千万合约 两部门证未付款
政府买冒牌水风波持续发酵,当局日前公布终止6份与鑫鼎鑫相关的合约,包括渠务署批出约680万元化学品合约,以及消防处批出约500多万元输入资料服务合约。
政府回复《香港01》查询,截至终止渠务署合约当天,鑫鼎鑫向政府供应了约9.6%合约数量的化学品,价值约为港币66万元,署方未支付任何款项。鑫鼎鑫就该项目缴交约13.7万按金,政府可按合约条款扣除因终止合约所带来的损失。
消防处回复查询表示,按照合约条款,消防处以实报实销的形式,按承办商实际提供的服务付款。而有关合约并未展开,因此,并未就合约支付任何款项。
政府于周三(20日)公布终止所有与鑫鼎鑫相关的合约,包括分别由渠务署批出的化学品合约和消防处批出的资料输入服务合约,合约总额分别为六百多万元和五百多万元。
根据政府公告,2025年6月已批出合约中,鑫鼎鑫在6月23日透过公开招标,投得渠务署一份6,862,000港元的合约,为渠务署供应940公吨亚硫酸氢钠溶液。
政府发言人回复传媒查询时表示,合约由负责采购部门直接批出,署方于本月19日终止与鑫鼎鑫有关合约。截至终止合约当天,鑫鼎鑫向政府供应了约9.6%合约数量的化学品,价值约为港币66万元,署方未支付任何款项。另外,鑫鼎鑫就该项目缴交相等于合约金额2%的按金,即约13.7万元按金,政府可按合约条款扣除因终止合约所带来的损失。
发言人指,渠务署在批出合约时,会首先考虑技术要求,例如工厂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独立第三方对化学品生产商的ISO9001认证、实验室对化学品的成份检测报告、供应品集装罐箱的检验报告等。如未能满足所有技术层面要求,投标者提交的标书将会被取消资格,最后才审视价格。
至于消防处约500多万元的资料输入服务合约,消防处回复表示,于2025年2月7日以公开招标形式采购一项提供资料输入的服务,合约内容是将消防装置及设备证书的资料,例如手提灭火筒的周年检验资料,输入至消防处的内部电脑系统。
消防处按照现行采购及物流程序,完成有关招标工作后,向国洋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发出接受标书通知书。政府在8月20日已即时终止上述合约。按照合约条款,消防处是以实报实销的形式,按承办商实际提供的服务付款。而有关合约并未展开,因此,消防处未就合约支付任何款项。
除了上述两份合约外,政府亦终止另外4份与“鑫鼎鑫”相关的合约,包括为政府港岛及离岛办公室提供饮用水的合约,以及3份涉漂白粉等化学品的物流署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