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养和癌症中心走在智慧医疗前线 高效癌症治疗快速、精准诊断开始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癌症是本港的头号杀手,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每日平均约100人确诊癌症,全年新增癌症个案近36,000宗。随著医学技术的进步,癌症治疗变得更多元化,其中结合科学研究、医疗技术及病理检测的“精准医疗”已成治癌的新趋势。

癌症病人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最适切的治疗并步上康复之路往往取决于快速、准确的断症,养和癌症中心早在癌症诊断阶段已融入“精准诊断”概念,运用先进的影像仪器和抽针技术,并配合病理分析及基因检测,准确了解肿瘤位置、大小、性质、基因变异以及扩散程度,让医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开展具针对性的个人化治疗,大大提高康复率并减低治疗副作用。

及早发现癌症,有助提高治疗成效和患者存活率。养和综合肿瘤科中心主任梁宪孙医生表示,精准诊断分为三部份:正电子/电脑双融扫描(PET/CT scan)、影像学引导抽针,以及病理分析。一般而言,若怀疑患癌,医生会为其进行一系列癌症评估及检查。梁医生表示,会先了解病征,再安排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简单验血,以及进行X光检查。若检查结果初步显示为癌症,医生会进一步考虑利用PET/CT扫描为患者评估病情。

养和综合肿瘤科中心主任梁宪孙医生强调,精准诊断是订定个人化癌症治疗方案的关键,有助医生及早为病人甄别最有效的疗法,把握黄金治疗时机。

PET/CT扫描结合了正电子扫描和电脑扫描技术,能透过辨别肿瘤的特质,精准地显现出病灶并定位,有助医生规划治疗方案。PET/CT扫描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阔,梁医生指出,PET/CT扫描除了可以帮助医生寻找“隐形”癌症或确认肿瘤位置、评估肿瘤性质和扩散程度之外,同时可以显示治疗前后细胞的活跃程度,继而规划往后的治疗方案。抽取活组织并进行病理化验是确诊癌症至关重要的一环,梁医生表示 :“粗针活检即常听到的‘粗针抽’,抽取组织后须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特征并作出病理诊断。传统的抽针方式未必能直达肿瘤位置抽取组织,容易造成误判。如今配合超声波或电脑扫描等影像导航,能对准病灶位置抽取组织,抽针的准绳度大大提高。”

正电子/电脑双融扫描诊断肿瘤大小、癌症期数

养和同位素及正电子扫描部主管何志礼医生解释:“PET/CT扫描是现今医学扫描里最详尽、最可以量化肿瘤严重程度的检查。首先电脑扫描可以照射出人体器官或组织结构,而正电子扫描则可以反映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活跃程度。简单来说,电脑扫描就如为我们提供一幅身体的地图,而正电子扫描就以‘亮灯’方式显示身体哪个部位出现异常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捕捉癌细胞的具体位置和反映活跃程度。”

养和同位素及正电子扫描部主管何志礼医生解释,PET/CT扫描就如一幅“会亮灯的身体地图”,不单能精准分析癌细胞位置及期数,更能透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助医生掌握疗效,适时调整治疗策略。

何志礼医生续指,PET/CT扫描能作全身扫描,有助医生了解癌细胞有否扩散,从而判断患者的癌症期数。另外,PET/CT扫描在癌症治疗规划方面同样担当重要角色。患者接受化疗或电疗后,医生可以通过比对治疗前后的扫描影像及细胞吸收率,提早判断治疗成效,“由于一般恶性癌细胞的新陈代谢特别活跃,若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或电疗有成效,其扫描结果会显示癌细胞的活跃度下降。若活跃度没有如预期中降低,医生便知道需要改变治疗策略。相反,若癌细胞活跃度明显下降,即代表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癌细胞,可以继续疗程。这种模式能帮助医生甄别最有效的疗法,更善用癌症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尽力挽救生命。”

影像导航抽针直达病灶 准绳度大大提升

除了影像,抽组织检验也是诊断癌症的重要方法。配合先进的医学影像,现今的抽针方式能直达病灶抽取组织,大大提升成功抽取阳性组织的机率,同时减低患者痛楚及伤口感染风险。养和医院放射科专科医生黄剑平医生指出,癌症诊断日趋精准、安全和快速,及早诊断能为患者争取黄金治疗时间。黄医生表示:“抽针化验是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以判断患者是否患癌、分辨癌症种类和厘清病源,为肿瘤科医生提供足够资讯以作出治疗规划。”他笑言,在医学影像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医生多要“靠摸、靠估”去抽针,考验医生“手感”和经验之余,还为患者增添了风险和压力,现今有各类先进的影像仪器,能够引导医生准确地在肿瘤位置进行抽针,对患者来说是莫大的帮助。

养和医院放射科专科医生黄剑平医生指有赖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抽针活检已告别“靠估”年代,能安全且精准地直达病灶,更准确了解肿瘤,争取黄金治疗时间。
新式抽针方式能直达病灶抽取组织,提升成功抽取阳性组织的机率,同时减低患者痛楚及伤口感染风险,过程更安全舒适。

养和为本港首间私院设最先进“第三代基因排序”技术

能够为患者提供个人化的精准癌症诊断,病理学部的病理分析可谓功不可没。养和医院临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马绍钧医生解释,病理学部的主要工作是断症,透过在显微镜下分析前线医生所抽取的组织样本,为患者探寻病因。“病理科医生取得肿瘤组织后,便会进行病理化验,判断是哪一种癌症,再分析癌细胞的形态和基因特征,帮助医生找寻适切的治疗方向。”

养和医院临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马绍钧医生阐述,医院采用最先进的基因排序技术,能快速剖析肿瘤的基因特性,既助医生制定精准治疗,亦能提示家属评估遗传风险。

养和病理学部是全港首间拥有“第三代基因排序”(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GS)技术的私家医院,可以在单一测试中快速地检测多个基因组,同时读取较长的序列片段,并提供实时结果和达到更快的基因排序速度,有助更全面、迅速地了解患者罹患遗传性癌症的基因因素,以达致及早诊断及介入。此外,多基因组合测试亦有助找出适用于标靶治疗的肿瘤标记,有助医生拟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马医生表示,“TGS技术除了可以协助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检测结果对患者的家属亦有提示作用。以乳癌患者为例,若发现患者带有BRCA 1或2变异基因,其子女亦会有50%风险为变异基因携带者,他们亦应该进行BRCA基因检测,尽早厘清患癌风险。”

此外,养和癌症中心现为全港唯一提供院内“全方位癌症基因组检测”(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服务的私家医疗机构,由抽取组织、化验到分析均能一应在养和内进行,在单次检测中,便能得知超过 300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有否出现突变,免却将样本送往海外进行化验的程序,缩短检测所需时间,有助医生及时制定具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把握黄金治疗时机,实现精准个人化治疗。

精准及个人化的诊断方式除了可以辨别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和预计治疗效果,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资讯助医生制定具针对性的治疗对策。梁医生表示,若癌细胞未有扩散,患者可以考虑以外科手术将肿瘤彻底切除,或选择放射治疗,包括新型的同位素治疗、质子治疗以及定位放射治疗等。但若癌细胞已经扩散,则更适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化疗、标靶药、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其他免疫治疗方法以对抗癌细胞。

养和癌症中心配备世界顶尖的癌症治疗仪器及技术,包括大湾区首部质子治疗系统等,为病人度身订造最快、准、效的个人化治疗方案。

养和癌症中心现已齐备尖端的诊断及治疗仪器,养和目前配备九台不同类型的放射治疗仪器,包括大湾区首部质子治疗系统,为全球放射治疗设施最齐备的医疗中心之一,而崭新的 “肝癌无创组织碎化治疗”Histotripsy 2.0 系统亦于今年投入服务。养和癌症中心的多元化治疗设施,让医生可按照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具针对性的高效治疗方案,并提供全面及先进的治疗选择,除了可以增强疗效,副作用减至最低之余,治愈的机会亦大大提高。

养和的跨专科医疗团队,包括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放射治疗师、肿瘤科专科护士、注册营养师、物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等,由癌症病人经历基因测试开始,到诊断、治疗、复康阶段,都会通力合作,全程支援病人的身心需要,陪伴病人走过抗癌路。

了解更多有关养和癌症管理服务的资讯,请浏览养和癌症中心网页

(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