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增180宗爱滋病毒感染个案 6成人“晚发现”或因忽略检测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6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本港录得180宗新增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是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九年下降,较1去年同期的185宗微跌约3%。不过,“晚发现”个案的比例却从去年同期的48%升至58%,情况令人关注,部分市民或错误以为若没有高风险性行为,就不会受感染,从而忽略了检测的重要性。

卫生署鼓励市民进行爱滋病病毒抗体测试,同时恒常及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减低感染爱滋病病毒的风险。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6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本港录得180宗新增人类免疫力缺乏病毒(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Getty Images)

九成半新增个案透过性接触感染

中心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180宗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包括140名男性及40名女性,年龄介乎20至75岁;当中有超过九成半是透过性接触感染,其中57%属于同性或双性性接触,其余则为异性性接触。自1984年有纪录以来,香港累计爱滋病毒感染个案达12,583宗。

此外,上半年亦录得47宗新增爱滋病个案,包括33名男性及14名女性。本港自1985年以来,累计爱滋病个案2,604宗,当中最常见的界定疾病是肺囊虫肺炎。

晚发现个案占近六成 非高风险人群或忽略检测

“晚发现”的个案比例从去年同期的48%升至58%,值得关注。“晚发现”即病人在确诊时,其免疫细胞 CD4 淋巴细胞数量已在一个低水平(低于200细胞/微升),或已发展至爱滋病阶段。

公共卫生服务处特别预防计划顾问医生黄骏君指出,近年来“晚发现”个案比例持续在四至六成之间。当中,高风险人群如男男性接触者和性工作者的“晚发现”比例约为四至五成,但非高风险人群却高达六至七成,反映出部分市民或错误以为若没有高风险性行为,就不会受感染,从而忽略了检测的重要性。

黄骏君补充,“晚发现”不仅增加患上机会性感染或癌症的风险,其死亡率更比其他感染者高出10倍。这些患者体内病毒活跃,亦会增加社区传播的风险。

卫生署。(资料图片)

定期检测与安全性行为属关键:测不到等如传不到

黄骏君表示,目前本港爱滋病毒感染比率维持在0.1%,远低于全球水平,反映本港在爱滋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她强调性接触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及定期检测是预防的关键。他呼吁曾有性行为的人士至少应检测一次,而高风险人士更应定期检查,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例如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注射毒品等)更应定期进行测试。

黄骏君最后强调,爱滋病病毒感染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及早诊断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不但能避免发病,还能抑制病毒至无法检测的水平,届时便不会透过性接触传播爱滋病病毒,即“测不到=传不到”。

市民如有需要,可透过以下途径进行检测:

登入HIV测试服务网站(www.hivtest.gov.hk)或致电爱滋热线2780 2211,预约免费、不记名及保密的测试;或于网站预订自我检测套装。

上半年增180宗爱滋病毒感染个案 6成人“晚发现”或因忽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