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烈逝世|推动9年免费教育、废除立妾制 为树仁历年花逾5亿元
香港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7月27日逝世,享年105岁,今日(26日)在北角香港殡仪馆设灵。现场派发的追思集载有胡鸿烈生平,指他192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54年英国求学后来到香港,成为当时10名大律师之一。他1971年推动废取立妾制度,更与一名立场相反的爵士激烈笔战,批评是“牺牲别人的青春与幸福来满足男方私欲”。
胡鸿烈和妻子钟期荣1971年以积蓄和跑马地3层高洋楼自资创立树仁,追思集形容两人“无视当时政府打压刁难”。至78年,树仁坚持四年学制,坚拒政府资助,被当时教育司批评“维持私立风险很大”,但胡鸿烈未有“跪低”。
追思集透露夫妇两人为树仁历年花掉积蓄逾5亿港元,只为配合妻子的教育宏愿而“双打”。胡鸿烈为人节俭,由中环律师楼返树仁都是坐巴士,更落手做针黹,修补袜子上的破洞。他离世前曾言经完成历史使命,“无愧于天地,亦无悔于今生”。
前行政长官及现任高官到场致意
灵堂上挂有写着“德望永昭”的挽匾,挽联则写有“风范犹存 高山仰止”,颂赞胡鸿烈崇高的德行犹如巍峨高山般令人敬仰,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追思集内刊有中央统战部、行政长官李家超及基本法委员会前副主任、律政司前司长梁爱诗等发出的唁电及哀悼词。
接近傍晚,两名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荫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及医管局前主席胡定旭先后到场凭吊。
考获外交官第一名 邂逅中国首位女法官钟期荣
追思集内纪录了胡鸿烈生平,他于1920年1月15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绍兴,父亲早丧,年幼过继了给伯父家,与伯母相依为命。胡鸿烈自小聪敏,小学未毕业就跳级升中,会考全省第一。他亦有一颗爱国心,1935年日本侵华时期,读中三的他曾瞒着家人投考海军。至1942年,胡鸿烈从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
两年后,即1944年,胡鸿烈在重庆考取了外交官第一名,更在培训期间邂逅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法官钟期荣,翌年两人便结为连理。1946年,胡鸿烈与妻子到了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首都塔什干总领事馆当副领事。
曾为本港十名大律师之一 1971年自资创立树仁
胡鸿烈1954年于英国获得律师衔头后回港执业,他精通中、英、法、俄语言,是当时香港仅有的十名大律师之一。
至1971年,胡鸿烈与钟期荣眼见香港大专教育严重短缺,以积蓄和跑马地成和道一幢三层高洋楼自资创校树仁。追思集形容两人当时年纪已半百“无视当时政府打压刁难”,女的出任校长,男的当上校监。
夫妻历年花掉积蓄逾5亿元营办树仁
追思集透露两人为树仁历年花掉积蓄逾五亿港元,胡鸿烈曾表示多年来花尽财力、物力、心力于创办树仁,全为妻子的教育宏愿。
钟期荣立志要做一件事,九条牛也拉不回她…… 没办法,只有尽力配合她“双打”。
坚持树仁四年制 未因教育司一句吓窒跪低
1978年,政府推出“二二一学制”,树仁拒绝政府资助,坚持教育理念保留四年学制。当时教育司陶建(Kenneth Topley)说客,追思集指抛出一句带有威胁性的“To be independent is very risky(维持私立风险很大)”,夫妻俩并未因此吓窒而跪低。
1988年,政府宣布所有大专课程改为三年制与英国学制接轨,二人还是不肯动摇。到1990年,有近千学生为争取获得政府资助发起请愿,部分学生甚至在天星码头绝食抗议,胡鸿烈仍坚持维持四年制才接受资助,捍卫学术自由。
坚持乘巴士中环往返树仁 亲手修补破袜
追思集又指,胡鸿烈为人节俭,由中环律师楼返树仁都是坐巴士、办公室多年没有装修、穿的西装和代步的丰田房车都用了几十年不舍得换,早几年还是一贯自己落手做针黹,修补袜子上的破洞。但他在办学方面则倾尽家财,一直把律师楼的大部分收入奉献树仁,即使已届85岁高龄仍坚持到律师楼上班,赚钱支付树仁的建校工程费。
70年代推动废除立妾制度 批有人仅为满足男方私欲
教育以外,身为大律师的胡鸿烈,在1971年成功推动废除立妾制度。当年有位爵士反对,指自己年老妻亦老,按妻要求立妾令侍奉有人未尝不可?胡大状即与他展开激烈笔战,并强烈谴责。
牺牲别人的青春与幸福来满足男方私欲,试问人道与平等精神何在?
他与妻子更合力写出《香港的婚姻和继承法》,希望推动合时宜的法律,让更多人得到保障。当年退休时,传媒形容胡鸿善固执的率性,是“对香港建设有贡献的香港人”。及后,胡鸿烈又创立了树仁大学。
功绩无数 离世前曾言无愧于天地
1976年,胡鸿烈获英女皇颁授O.B.E.及JP.勋衔。同年至1983年,他出任立法局议员,推动香港落实九年免费教育,又曾替参加游行示威被捕的学生提供免费辩护,更成为首位访京的香港立法局议员。任内,胡鸿烈亦曾为徙置区的人争取安居之所,热心筹划建新市镇,1965至1982年任香港房屋协会执行委员达17年;1976年又在市政局动议吁请港府与留港爱国人士举行圆桌会议,促进社会沟通。
2008年,胡鸿烈获颁大紫荆勋章(GBM),并与夫人同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他获颁香港大律师公会终身会员荣衔:2010年,夫妇再当选“2010年度感动香港十大人物”。追思集指,胡鸿烈于离世前说无悔今生。
我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无愧于天地,亦无悔于今生。
追思集内还载有约90篇由学生、毕业生、教职员等所写有关胡鸿烈的回忆及相处点滴。不少学生都表示,胡鸿烈为人亲切,经常面带笑容在校园内出现,特别是校园内的图书馆,又会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亦经常应邀出席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