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明朝古墓群|林筱鲁:多个方案可保留 不碍政府收地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元朗牛潭尾北新潭路近翠逸雅园的小山坡,发现两至三个清朝林氏圆型古坟、后土,以及6块明朝墓碑,墓碑所在地段已被纳入新田科技城的发展范围,预计须于10月31日前迁移。有学者指今次发现意义重大,长春社也呼吁当局稍微调整规划,将墓碑原址保留。

古物咨询委员会前主席、立法会议员林筱鲁今日(28日)在香港电台节目指,现时有多个可行方案,可以原址保留或搬迁等,以保留墓群,同时不影响政府收地。长远而言,他建议设立一个制度,订明不同年代的古迹的处理方法。

现场有6块墓碑,分别都刻有年份“皇明崇祯拾年”、先人“邓公”、“从拙”等字眼。(廖雁雄摄)
另一个刻有疑为“明处”的墓碑则只剩下一角藏在石头后面。(廖雁雄摄)
明朝古墓群位置在“新田部屋”旁的小山坡。通往墓群的道路长满杂草,且位置极其隐蔽,几乎没清晰的道路可以进入。(廖雁雄摄)

须思考墓群附近风水林是否一并保留

发展局称,古物古迹办事处正研究墓群的历史价值。林筱鲁指,在确定墓群历史价值后,有多个可行的保留方案,包括原址保留或搬迁等,甚至可以将墓群放在新田科技城内,举例,像岭南大学内也有古墓一样。

林筱鲁指,其中一个要考虑因素是保育的范围,究竟是保留墓群,或是连同墓群附近的风水林也一并保留。他指,由于不用挖掘,所以今次不影响政府收地。长远而言,他忘为需要建立一个制度,订明不同年代的古迹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新界有很多古迹,可能会影响将来发展。

古物咨询委员会前主席、立法会议员林筱鲁。(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