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机滴水|食环署主动洗楼打击 增设红外线夜视录像机助执法
撰文: 苏乐瑶
出版:更新:
大厦冷气机滴水问题近年有上升趋势,食环署今日(28日)公布采取全新执法行动,今年5月起,以“洗楼”形式,主动打击各区300个滴水黑点,同时在全港19区配备第一及第二代红外线夜视录像机协助执法,缩短调查取证时间和解决夜间调查困难。
截至本月24日,食环署已处理5,000多部滴水冷气机问题。
冷气机滴水投诉两年增9000宗
食环署助理署长(行动)温智舜表示,巿民夏天使用冷气频率高,冷气机滴水投诉个案持续上升,由2022年的2.5万宗,每年增加至去年3.4万宗。
他表示,为解决前线人员因楼宇高度及有遮挡物导致夜间调查困难的问题,署方与创新科技署辖下的“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冷气机滴水调查系统”,并配备红外线夜视录像机。
今年5月引入第二代录像机 全港各区使用
署方表示,红外线夜视录像机能在低光源条件下,准确识别滴水源头,大幅缩短调查取证时间,食环人员无需进入住户单位,即可完成初步判断。
第一代红外线录像机于去年五月在东区、上环等部份地区试行,经过改善的第二代录像机具备自动对焦功能,能覆盖40层楼高,方便夜间使用。而在今年5月,第二代录像机亦已在全港各区投入使用。
油尖区环境卫生总监陈家俊指,今年采用全新执法行动,主动“洗楼”打击各区约300主要黑点,如油尖区等,并锁定30个如巴士、小巴站的市民候车处,派员加强巡查。
截至8月底 发出逾5000张改善通知
署方表示,截至8月24日已处理30个黑点中的一千部滴水冷气机,及针对冷气机滴水问题发出5,230张改善通知,并已处理在全港各区中的5,000多部滴水冷气机。
食环署提醒,在发现滴水源头后会向相关住户发出“妨扰事故通知”,要求住户在限时内维修,否则即属违法会向住户作出检控。
署方亦提醒,业主和住户要多留意冷气机排水状况,主动定期检查冷气机排水系统及进行维护。同时食环署亦会联同各地区人士共同宣传冷气机正确保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