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让爱国主义精神薪火传承
今年适逢东江水供港60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和省港大罢工100周年,都是跟香港有密切关系的爱国历史大事件。工联会作为爱国爱港的工会组织,一直身体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家国情怀融入到社会服务中,特别是这三件爱国历史事件均与工会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工联会以创新、深入的方式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电影欣赏会、参观团、宣讲会、知识问答活动、刊物宣传等,务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激发市民的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发展历程,培育他们的铮铮爱国心、浓浓民族情。
工联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吴秋北表示,省港大罢工(192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5)、东江水供港(1965)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包含反帝、正义、团结、支援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香港爱国历史中不可磨灭、不应忘记,必须大力弘扬的光荣历史。不乏众多工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援,更为工联会的成立与发展夯实了群众基础。
香港爱国工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省港大罢工发生时,香港海员工会的苏兆征联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邓中夏,召集香港海员、华洋排字(印务)、电车、洋务等行业工人率先发起罢工,为历时16个月的省港大罢工正式打响反帝政治运动的第一枪。
抗日战争期间,香港爱国工会工作者例如︰曾生、张东荃、麦耀全、潘江伟、陈文汉等加入东江纵队或者参与“秘密大营救”行动。摩托车研究总工会(现称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捐救护车予八路军、海员拒运日货,印刷工人传递《华商报》、洋务工会组织救伤队等。医生李崧赴上海参与抗日伤患救治,返港后参与创办工联会首间工人医疗所,长期为工友提供廉价医疗服务。
至于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特大干旱,港九工会联合会(工联会前身)联同香港中华总商会,献策促成东江水越山来,助力香港成为现时的国际大都会。
让爱国主义“日常化、生活化”
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应成为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工联会长期以来不仅是劳工权益的维护者,更是爱国精神的传播者,积极举办和推动多元化活动、精心选拔优秀代表组成爱国历史宣传团队,更向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递交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倡议书》,同时推出“爱国工运线上虚拟展览馆”,让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工人运动的历史及爱国的深意,培养对未来的责任感,从而真正将爱国情怀内化为行动,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中坚力量,让爱国价值观贯穿不同人生阶段。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