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邨隔6年复办盂兰胜会 道士天井破地狱 居民指鬼故多求安心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盂兰节/盂兰胜会/盂兰盆节/中国鬼节/七月鬼节/中元节】南区的华富邨今日(31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是该屋邨自2019年后首度复办。仪式在三座大厦举行,祭台、高4米的“大士爷”矗立其中,道长展示震撼“破地狱”仪式,居民上香祭祀无主孤魂。

华富邨的原址在日治时期曾是乱葬岗,鬼故多不胜数,有邨民认为仪式能保出入平安,无因仪式感到害怕。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在其中三座大厦的中空天井举行,道长按习俗进行“破地狱”仪式,是最震撼的环节。(廖雁雄摄)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在其中三座大厦的中空天井举行,道士按习俗进行“破地狱”仪式,是最震撼的环节。(廖雁雄摄)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在其中三座大厦的中空天井举行,道士按习俗进行“破地狱”仪式,是最震撼的环节。(廖雁雄摄)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在其中三座大厦的中空天井举行,道士按习俗进行“破地狱”仪式,是一个最震撼的环节。(廖雁雄摄)

华富邨大厦天井办盂兰胜会成独特风景

踏入农历七月,全港各社区轮流举行盂兰胜会,直至七月底,地点遍布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约60多处,是香港大规模的民俗活动。

华富邨亦不例外。该屋邨1967年起入伙,设计十分古旧,例如大厦中空有中空天井等。华富邨盂兰胜会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举办,当时居民就地选址天井,因为简单拉帆布挡风即可,可省却搭棚开支,意外地令天井举办的盂兰胜会成为一个独特的风景。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大士台的施孤主持神、高4米的“大士爷”矗立在大厦的中空天井。(廖雁雄摄)

道士托住神主牌跳过火堆 再过金银桥 最后烧掉大士王仪式才完成

工作人员今日在天井位置架起祭坛,供居民上香。众多祭品中,以近一层楼高的大士王最瞩目。从宗教角度,摆放大士王的作用是震摄孤魂野鬼。大士王并非华富邨的盂兰胜会独有,但华富上邨特别的天井设计,造就“天井大王”的出现,坐镇天井的底部,被大厦中庭的回廊包围。

仪式下午2时开始,道士切烧猪并分发给在场居民。道士其后走访华泰楼指定楼层,代表在不同层数也起到驱邪作用。入黑后,他们再在中庭位置进行破地狱,道士托住神主牌跳过火堆,之后再过金银桥;最后烧掉大士王及所有祭品,整个仪式才告完成。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道长祭祀位于大士台的施孤主持神“大士爷”。(廖雁雄摄)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道长按习俗先拜祭“鬼王”和祭吊阴曹无祀孤魂。(廖雁雄摄)
华富邨今日举行“华富上邨乙巳年盂兰胜会”,大士台的施孤主持神、高4米的“大士爷”矗立在大厦的中空天井,居民上香烛祭祀。(廖雁雄摄)

华富邨前为乱葬岗鬼故多 居民认为能保出入平安

该邨最近一次举行盂兰胜会已是2019年,其后因为疫情及资源等问题一直停办至今。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资助的计划“传承华富邨的盂兰胜会及共同想像其未来”在2023年起启动,令华富邨的盂兰胜会重新获得关注。继去年放映纪录片后,今年更令活动相隔6年后重新举办。

邨民徐女士认为盂兰胜会可保出入平安,“始终呢啲楼好容易有人跳楼”,所以即使法事就在楼下进行,她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感到安心。

华富邨1967年起入伙,全邨即将拆卸重建。(廖雁雄摄)
+3

项目负责人希望引居民及公众关注

项目负责人、列斯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学院讲师黄培烽指,以往华富邨每幢楼也会举办盂兰胜会,但近年因为缺乏资源,加上取消了互助委员会,令活动停办。今次得以成功重办,全靠政府资助及华昌楼、华泰楼及华生楼三幢楼的居民捐款。

黄培烽研究了华富邨数年,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加上希望引起居民及公众关注,从而看看华富邨盂兰胜会以后如何发展下去,所以决定将其完整地重现一次。

项目负责人、列斯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学院讲师黄培烽希望引起居民及公众关注,从而看看华富邨盂兰胜会以后如何发展下去。(廖雁雄摄)

华富邨即将拆卸 未来盂兰胜会怎办?

黄培烽指,以往盂兰胜会由华富邨居民一手一脚举办,这个共事过程是一种维系社区的方法。他指今之盂兰胜会对华富邨居民也有另一种意义,因拆卸重建在即,今次盂兰胜会随时是重建前最后一次。

黄培烽表示,华富邨盂兰胜会的未来取决于政府、居民及相关专家,尤其是重建后的楼宇设计将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