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辉:学童轻生潜在风险高 75%个案没先兆 遗书反映失去盼望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今日(7日)指,虽然近期学童轻生个案数字较去年略有下降,但潜在风险仍处于高水平。就政府推行的“三层应急机制”,他认为应考虑扩展至高年级小学生,并予以恒常化。
不过,有75%自杀个案前无征兆,叶兆辉指从部分遗书可见自杀学童对未来失去盼望,其“无望感”很强,重申学校环境应该要令学生要觉得快乐、减少上学时的焦虑。
叶兆辉今日在无线节目《讲清讲楚》表示,观察到学童自杀问题有年轻化趋势,甚至涉及小五、小六学生,情况极需关注。就有小学生吸食毒品“依托咪酯”,他表示有研究指出有滥药习惯的青少年的自杀风险比朋辈高出两至六倍。
现时政府透过教育局、医务卫生局(医卫局)及社会福利署(社署)的跨部门合作,由2023年12月开始在全港中学实施“三层应急机制”,鼓励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持份者携手合作,结合校内的跨专业团队、校外支援网络和医疗服务,及早识别和支援有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
叶兆辉表示,“三层应急机制”对受精神困扰的学生有一定帮助,惟由于75%自杀个案前无征兆,故对防止学童自杀的成效有限。他分析,部分遗书中可见,自杀学童对未来失去盼望,其“无望感”很强,认为制度及家庭环境对学童对未来的盼望有影响。他重申学校应建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令学生要觉得学校的环境是快乐的、减少上学时的焦虑,亦呼吁家长多注意孩子情绪上的急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