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4年自杀率上升 年轻男性财困成主因 失业男性风险高六倍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今天(10日)为“世界防止自杀日”,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今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自杀率达14.1(每10万人有14.1人),高于2023年的13.5;经年龄标准化调整后为10.6,高于2021年全球平均水平8.9。其中,25至39岁男性自杀率连续三年上升,由2021年的10.0升至2024年的14.4,而财务问题是主要原因。

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联同生命热线今日(10日)公布香港最新的自杀数据及其趋势,出席嘉宾包括中心总监叶兆辉(右二)、中心培训顾问及临床心理学家何倩恒(右一)、中心高级研究经理苏颖欣(左二)、以及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左一)。(中心提供图片)
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联同生命热线今日(10日)公布香港最新的自杀数据及其趋势。(中心提供图片)

2024年香港自杀率估计比2021年全球为高

中心指,据死因裁判法庭提取的数据,估计2024年香港的自杀率为14.1,高于2023年的13.5。为有效比较不同地区的自杀率,中心根据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标准化和调整自杀率。经调整后,2024年香港的年龄标准化自杀率估计为10.6,高于2021年全球的8.9。

年轻成年男性自杀问题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5岁至39岁男性的自杀率从2021年的10.0升至2024年的14.4。其中,失业男性自杀风险是有工作男性的五至六倍。37.7%的自杀个案与财务问题相关,当中超过四成涉及债务,非法赌博为最常见原因。

自杀遗书分析显示,男女均表达对家庭的关爱,但男性更易受受传统角色与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责任感所束缚,中心指这种无形的社会期望可能加剧其心理压力。

中心总监叶兆辉教授(左一)指,本港去年的自杀数字整体保持高位,特别是在25岁至39岁年轻成年男性群体中,自杀率有明显上升。(中心提供图片)
中心培训顾问及临床心理学家何倩恒指,男性往往受传统角色与责任观念影响。(中心提供图片)

生命热线接获的求助个案亦持续上升,热线在今年首8个月接听了85,583个来电,较去年同期增长15.5%;2024年全年接听超过114,000个来电,其中25至40岁男性来电者共4,280个,较2023年增加66.1%。他们主要受精神问题困扰(34.6%),其次是工作(21.2%)及经济问题(12%)。

生命热线高级执行总监吴志昆(左一)指男性可能更倾向使用匿名热线服务,因身份保密能让他们在寻求支援时感到更自在。(中心提供图片)

青少年及儿童自杀宗数减少 青年自杀率与2023年相近

不过,数据亦显示,2024年香港15岁以下儿童自杀率大幅下降46.7%。其中男性自杀案例从6例减少至3例,降幅达50%;女性则从9例减至5例,降幅为44%。中心认为,有关数字下降或与学校加强防止自杀措施及公众意识有所提升相关。但中心强调,2024年15至24岁学生的自杀总人数,仍与2023年记录的数字相近。

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联同生命热线今日(10日)公布香港最新的自杀数据及其趋势。(中心提供图片)

中心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杀问题,鼓励高危人士主动求助,并加强“守门人培训”,提升大众识别及支援潜在自杀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