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房屋开门见光图则曝光 测量师:或影响摆家私 仍有走盏空间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近年公营房屋“开门见厕”的设计,不时引来微言。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早前表示,当局会修改图则,由“开门见厕”改为“开门见光”,今年底起推售的居屋将逐步采用。

《香港01》早前从介绍西环邨重建的资讯馆中,发现“开门见光”图则,房委会在展馆中指,会在作为迁置方案的加惠民道第一期项目采用。现时公屋及居屋多同属构件式单位设计,预计该图则亦会为居屋采用。

建筑测量师、香港楼宇安全学会会长何巨业表示,新设计确实达到了避免“开门见厕”的目的,不过“摆家私可能少咁两呎”,原本放饭台的位置变窄,但他认为仍有“走盏位”,又指厨房门外增加了储物空间,故实用性是增还是减,见人见智。

今年底起推售的居屋将逐步采用“开门见光”设计。(资料图片/苏炜然摄)
房委会早前在介绍西环邨重建的资讯馆中,公布“开门见光”图则。(林远航摄)
房委会早前在介绍西环邨重建的资讯馆中,公布“开门见光”图则。(林远航摄)

现时公营房屋采用的构件式单位设计,在2012年起首先在出租公屋使用,其后扩展至2017年或之后落成的居屋及绿置居。不过,在设睡房的单位,厕所门对大门的设计一直备受批评,过往更有不少居屋业主,在有违法之嫌下私自“改门”,年初启欣苑风波,“开门见厕”便是其中一个原因。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早前表示,今年底起推售的居屋将逐步采用“开门见光”设计,取代现时沿用的“开门见厕”布局。(资料图片 / 陈苇慈摄)
现时居屋单位属开门见厕设计。(政府新闻处图片)

大门位置调整至面向窗户 加惠民道公营房屋第一期不再“开门见厕”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早前表示,今年底起推售的居屋将逐步采用“开门见光”设计,取代现时沿用的“开门见厕”布局。新设计将大门位置调整至面向窗户,原有空间可用作储物,务求单位更实用。

记者日前在介绍西环邨重建的资讯馆中,就发现新图则,房委会指,该图则会在作为迁置方案的加惠民道第一期项目采用。设计图显示,一房(户型C)及两房单位(户型D)的大门位置,不再在厕所门对面,将入口从原本靠近厨房的位置,移至另一边,避开厕所门。住户从大厦走廊进门后,首先会见到整个客厅及窗户,即所谓的“开门见光”。

建筑测量师、香港楼宇安全学会会长何巨业表示,新设计确实达到了避免“开门见厕”的目的,在心理上让住户感觉更舒适。(资料图片 / 黄舒慧摄)

何巨业:开门或会与饭台太近 可能需要或选择较小可折叠餐桌

建筑测量师、香港楼宇安全学会会长何巨业表示,新设计确实达到了避免“开门见厕”的目的,在心理上让住户感觉更舒适,不过“摆家私可能少咁两呎”。他解释,在旧设计中,部分住户会选择将餐桌放在门口旁的角落,需要时才拉出来使用。但新设计下,大门更靠近角落,开门或会与饭台太近,可能需要或选择较小型的可折叠餐桌,“摆家私可能要业户自己就一就,可能买一张可以伸缩嘅台,要大啲先拉出嚟,平时就放喺角落头”。

他指另一个解决方法,则是将餐桌改放在厕所旁边的墙边。他认为,情况仍有“走盏”空间。

厨房门外空间增加了数十厘米可置高身储物柜

至于厨房门外的空间,原本阔大约60厘米,足够放一部雪柜,现在加大增加了数十厘米,何巨业指住户可以在该位置设置高身储物柜,用作收纳厨房用品或杂物,令厨房内部空间更宽敞,亦算是好处。

故此,何巨业认为新设计的实用性是增还是减,见人见智,十分视乎业主的本身喜好和取舍,“摆饭台个空间可能少咗啲,但调转头厨房门口个位长咗,可以做个长啲嘅柜,收纳更多物件”。

现时公营房屋的构件式单位设计已沿用多年。(立法会文件截图)
现时企缸旁边的坐厕位置较窄,但下沉式企缸设计位置固定,加上采用撇角形设计,令改动空间减少。(资料图片/黄浩谦摄)
何巨业认为若可调整厕所的长方形设计,增加墙身位置供安装储物柜,会更加实用。(资料图片/黄浩谦摄)

建议调整厕所设计及稍微拉长睡房设计

构件式单位设计已沿用多年,除了开门见厕外,还有甚么可以改进空间?何巨业指,现有的构件式单位设计的目的是容易并合、可以模组式建造,“例如大单位、细单位其实系加一间房,个厅同埋其他间隔都系一模一样”,但可考虑在维持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变化。

何巨业提到厕所设计,指现时企缸旁边的坐厕位置较窄,但下沉式企缸设计位置固定,加上采用撇角形设计,令改动空间减少,“浴廉式设计个地下会比较潮湿,好多人后期都会加返浴屏,但用撇角形嘅话唔容易调整,会牵涉到地台改动。”

他又提到,现在厕所内墙身可做储物柜的位置不多,“只系可以喺面盆顶做个简单嘅镜柜”,储物空间有限,认为若可调整厕所的长方形设计,增加墙身位置供安装储物柜,会更加实用。

他又建议两房单位多出的“梗房”,可以稍微拉长睡房,提升居住质素之余,房门位置亦可稍移向客厅,令大门转角位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