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放宽投资移民门槛 住宅成交下限降至3000万

撰文: 许湖洪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星期三(17日)公布,其中在吸引境外投资移民方面,政府计划拆墙松绑。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下,如购买住宅物业,可计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

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

施政报告提及政府会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千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资料图片)
施政报告提及政府会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千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资料图片)

放宽成交价门槛 非住宅可算入上调至1500万

政府上年再推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申请人要在指定时间内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住宅或非住宅,现时最多只算入1,000万元。

李家超指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计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

明年修例 调低投资基建要求

李家超又指,为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并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和再保险行业发展,以及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养老、跨境自驾和低空经济等保险产品。

优化优惠税制 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

报告也提到,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

李家超指,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去年2月启动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特别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