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招内地企业助出海 助本地传媒建对外网络说好港故事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并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负责督导及协调工作,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包括吸引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另外,又会协助本地传媒发展香港以外的网络,说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今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廖雁雄摄)

为打造香港成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政府将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会督导“出海专班”工作及协调各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包括:
1. 金管局会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利用香港优势,辐射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

2. 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3. 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创立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出海”到沙特阿拉伯的企业。
4.  金管局会联同香港银行公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等带领银行及中小企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汇聚业界力量支撑“出海”平台发展。
5. 政府会充分发挥香港展览业的优势,巩固香港作为内地品牌“走出去”和环球品牌“引进来”的最佳平台,同时支持业界举行更多有利推动品牌发展的活动。
6. 推动碳排放核算服务发展,助力“出海”企业满足国际对绿色贸易的减排要求和标准。
另外,政府会协助本地传媒发展香港以外的网络,说好“香港故事”。

(资料图片)

港府支持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

政府亦将支持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包括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香港合作平台。

环境保护署将于2026年成立“一带一路”可持续绿色发展培训中心,在香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员提供培训课程,香港赛马会将出资1亿元作支持。政府亦会支持香港专业组织把绿色建筑评估工具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使用。

港府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

施政报告指,政府将继续带领全社会更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广东、澳门的互利合作,深化协同发展。将有以下措施:

推进“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发展:内地货物可在东莞完成安检及收货,使用水路直接运到香港国际机场上机,大大降低运作成本。第一期永久设施会在年底起分阶段完成,第二期前期研究亦于今年展开,包括引入更多高增值物流和跨境电商设施。

推动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和大湾区商事调解及仲裁平台,降低企业跨境纠纷解决成本。

联同粤澳政府有序扩展救护车跨境转运病人安排,包括救护车双向转运,并纳入珠海及南沙两地指定医院。

优化“跨境征信互通”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便利香港银行向在港的内地居民及企业审批贷款。

积极争取亚洲投行在港设立办事处

政府将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亦会与东南亚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一带一路”办公室会协调香港公营机构和学院,培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士,并为香港专业服务业争取更多机会配对“一带一路”市场的商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