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大学非本地生限额再增至五成 本地生资助学额不变

撰文: 金敏琍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施政报告》,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至于1.5万个本地生资助学额则明确维持不变。

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夏家朗摄)

李家超指出,本港有五家大学名列全球百大,是世界独有,是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与教育枢纽,将会继续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他表示会维持香港各大学现时政府每年提供15 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不受非本地生比例提升影响。

至于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留学香港的非资助学额会获准增加。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夏家朗摄)

八大招收非本地生态度积极

事实上,自政府由2024/25学年起放宽非本地生上限后,各资助大学在招收非本地生态度积极进取,善用放宽后的限额。教育局早前提交立法会文件显示,过去三年,在香港修读经本地评审全日制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数目,由2022/23学年的54,500人,显著增加至2024/25学年的79,300人,增加45.5%。

根据教育局在3月提交立法会文件显示,在24/25学年,八大共有17,161名非本地学士课程学生,相当于本地学额的23.2%。当中,港大招收非本地学士生已占限额四分三、理大有3,785名非本地学士生,相当于本地生学额的28.6%,相信在增加非本地生上限后,将给予八大更大空间。

在兴建学生宿舍方面,政府亦将提供一系列措施加快进度。早前“城中学舍计划”便利市场把现有商业大厦(包括酒店)改作学生宿舍时免却改划手续,且可保留过剩地积比。即日起,不只商厦改装,在拆卸原有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亦能受惠于计划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过剩地积比。政府今年内更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会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