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大学非本地生限额再增至五成 消息:不排除再调高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施政报告》,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至于1.5万个本地生资助学额则明确维持不变。
消息指,港府因应海外教育政策变化而“未雨绸缪”,放宽资助大学非本地生限额,不排除日后会继续调高上限。
李家超指出,本港有五家大学名列全球百大,是世界独有,是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与教育枢纽,将会继续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他表示会维持香港各大学现时政府每年提供15 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不受非本地生比例提升影响。
至于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留学香港的非资助学额会获准增加。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政府消息人士指,如各大学用尽50%上限,本港非本地生学额可达约3.7万个。
消息指,当局会持续留意非本地生的收生情况,不排除会继续调高该上限;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至于6间自资院校的非本地生上限会否调高,消息人士称正积极与内地沟通,希望未来可放宽。
消息:部份地区留学政策变 港府加大限额未雨绸缪
政府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将非本地生上限从20%调高至40%,今年再度调高,被问及会否操之过急,消息人士称,鉴于早前部分地区对留学生的教育政策转变,本港8大收到约1300个来自海外学生的升学查询,并已向超过80学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港府因应海外教育政策变化,“未雨绸缪”地放宽资助大学的非本地生上限,望吸纳更多非本地生来港留学。
消息人士强调,50%为人数上限,并非指标,各校可根据自身师资、设施等“循序渐进”增加非本地生比例。
八大招收非本地生态度积极
事实上,自政府由2024/25学年起放宽非本地生上限后,各资助大学在招收非本地生态度积极进取,善用放宽后的限额。教育局早前提交立法会文件显示,过去三年,在香港修读经本地评审全日制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数目,由2022/23学年的54,500人,显著增加至2024/25学年的79,300人,增加45.5%。
根据教育局在3月提交立法会文件显示,在24/25学年,八大共有17,161名非本地学士课程学生,相当于本地学额的23.2%。当中,港大招收非本地学士生已占限额四分三、理大有3,785名非本地学士生,相当于本地生学额的28.6%,相信在增加非本地生上限后,将给予八大更大空间。
在兴建学生宿舍方面,政府亦将提供一系列措施加快进度。早前“城中学舍计划”便利市场把现有商业大厦(包括酒店)改作学生宿舍时免却改划手续,且可保留过剩地积比。
即日起,不只商厦改装,在拆卸原有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亦能受惠于计划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过剩地积比。政府今年内更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会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
15个宿位项目 8个已完成
现时教资会资助的大学中,共有15个宿舍项目,可提供14300个宿位。其中8个项目已完成,提供7647个资助宿位及136个学校自资宿位。教职员方面,消息人士指八大积极增加人手,20/21年度,各资助院校共有4825名教职员,至24/25已增至5529名。
多间大学欢迎扩非本地生限额 岭大称正加强校园硬件
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表示,欢迎政府增加大学本地生限额,称有助香港建成一流国际教育枢纽,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巩固本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秦泗钊表示,目前岭大的总学生人数已突破8,000人,为配合未来更庞大的学生容量及教与学需求,大学正积极投入资源,加强校园硬件及学习设施。
中大校长卢煜明认为,政府设立“留学香港专班”,并提高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至50%及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至120%,能有助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港升学。中大亦于本学年推出首个大学认可的“校外住宿计划”,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表示,《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重要举措,不仅是香港发展的长远布局,更是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和扩大顶尖人才库的关键策略,意义深远。科大必将积极支持,并与各界协作,共同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教育枢纽。
城大校长梅彦昌表示,投资高等教育就是投资香港及香港年轻人的未来,指城大将继续与世界各地一流学府和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积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留学香港”,并推动创科发展,以保持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及吸引力,与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保持一致。
恒大建议加快拨地予自资大学 解决宿舍短缺问题
都会大学表示,欢迎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提出进一步建设国际教育枢纽措施,将全力配合特区政府政策,为香港培养更多高质素的人才。都大校长林群声表示,大学正加强与大湾区内院校及机构联系,筹备成立“粤港澳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发挥协同效应推动职业专才教育。
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称乐见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增加学生宿舍供应及加强数码和科技教育等,认为对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育有积极意义。他期望政府尽快拨地予自资大学,以解决宿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