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专家料威力或空前 回顾天鸽山竹10号风球袭港

撰文: 许湖洪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超强台风/桦加沙/Ragasa/天鸽/山竹/10号风球/移动路径】超强台风桦加沙暂为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天文台预测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日内更会升至每小时240公里,受显著风暴潮影响,届时沿岸水位可能与2017年的超强台风“天鸽”及2018年的超强台风“山竹”相若,呼吁市民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气消息及做好防风防水浸准备。

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表示,据天文台最近预测,桦加沙在接近香港的最高风速可接近190公里或以上,认为有大机率比起山竹影响香港时更强、“威力可以接近空前”,所以无论会否再增强,对本港的威胁不容忽视。

2017年的“天鸽”及2018年的“山竹”巨灾威力无穷,其中山竹当年10号风球生效10个小时,力压1960年的台风“玛丽”,登上“最长命”10号波第二位,更是继“天鸽”后,连续第二年发出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一文回顾当天两个“魔风”登临时威力。

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1日14时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1,33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20公里。(天文台图片)
据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天文局(PAGASA),截至当地时间9月21日上午8时,台风“桦加沙”已经达到超级台风级别,风速达每小时185公里。(PAGASA)
超强台风桦加沙未来数日的预测位置及强度,料9月22日14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 240 公里。(天文台图片)
9月21日早上7时的卫星云图可见,超强台风桦加沙(右下)的环流巨大,有清晰风眼。(天文台图片)

超强台风桦加沙料成为今年暂时“风王”,天文台预测,桦加沙会将持续增强,横过吕宋海峡一带并进入南海北部。天文台今日下午指出, 桦加沙环流广阔,虽然星期一(22日)本港天色短暂好转及酷热,但海有涌浪,预告会在星期一中午前后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天文台预测星期二(23日)稍后天气开始转坏,吹强风至烈风(7至9级),星期三(24日)吹烈风至暴风,离岸及高地可能达飓风(12级 ),由于受显著风暴潮影响,届时沿岸水位可能与2017年的天鸽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呼吁市民尽快做好一切防风、防水浸准备。

内地中央气象台9月21日中午12的预测显示,桦加沙将增强至超强台风风力,并移至珠江口,届时可能减弱为强台风或维持超强台风级别。( 中央气象台图片)

破坏力高低受防风措拖影响 梁荣武:威力可以接近空前

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表示,据天文台预测路径,桦加沙在接近香港的最高风速可接 近190公里或以上,认为有大机会比起山竹对港影响时强,“威力可以接近空前”,所以无论有否机会再增强,对本港的威胁不容忽视。

他强调台风桦加沙的破坏力受不同因素影响,包括本港大厦玻璃保护等防范措施,“破坏力强过山竹、天鸽,破坏力高啲低啲,要有其他因素夹夹埋埋先可以决定到整体破坏力。”他指现阶段无法判断破坏力如何,但他认为目前看到的天文台最近路径图,中心风力比起早前预测的高。

回顾天鸽、山竹肆港破坏力

天鸽袭港 本港多区受持续破坏及水浸

2017年8月“天鸽”来势汹涌,中心风速一度达每小时185公里,属“超强台风”级别,当年邻近香港都造成极大影响,数小时内天文台发出热带风球警告由8号风球升至10号,是当年首个“十号波”,本港多区受持续破坏及水浸。

“天鸽”期间,杏花邨因涌浪及海水倒灌,严重水浸,一个地库停车场更被水几乎注满,数十辆私家车被淹没;大澳水浸,水深一度及腰,潮涌急至冲入居民屋内。

+2

“山竹”力压1960年台风“玛丽” 10号波挂足10个钟

2018年9月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山竹”双旋共舞下升级为超强台风,风眼直径一度达4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50公里,其威力更问鼎当年“风王”。袭港期间,山竹巨灾威力无穷,当年十号飓风信号高挂10个小时,力压1960年的台风“玛丽”,登上“最长命”10号风球第二位,更是继“天鸽”后,连续第二年发出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山竹破坏力惊人,全港多区惨遭洪水淹没、沦为泽国,其中红磡海滨广场玻璃幕墙爆裂,文件杂物满天飞;多条主要干道因受塌树、水浸及物件堵路而封闭,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山竹风暴后的破坏更延续影香港多区。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掠港带来严重破坏▼

+5
2018年“山竹”导致红磡海滨广场的玻璃窗被狂风扫毁。(张浩维摄)
红磡海滨广场的玻璃窗被狂风扫毁。(张浩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