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经济|业界倡加建上岸设施方便旅客消费 议员料游艇交易增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发展“游艇自由行”,海事处处长王世发日前接受报章专访指,海事处已物色了5个过夜锚泊区,包括浅水湾、赤柱湾等水域,并将于2026年下半年起分阶段推出“拆墙松绑”措施。香港游艇业总会主席周基伦今早(7日)在电台节目受访时表示,当局方向正确,不过除泊位外,亦需要考虑增加上岸设施,让旅客可上岸消费。
至于当局以喜灵洲为例,指本港游艇泊位整体充足,但局部紧张,周基伦认为喜灵洲位置偏远,即使有泊位亦没有游艇会使用,“地方冇人去等如冇”。经民联立法会议员陆翰民则指,本港买卖游艇免税,认为当局“拆墙松绑”后,加上“港艇北上”等措施,可令本港一手、二手游艇买卖增加。
现时外地游艇访港前,须先在游艇会或码头预留泊位;入境后只可在其申报的位置停泊,不能随意前往其他区域。当局“拆墙松绑”后,外地游艇访港前毋须再预留泊位,更可在香港境内自由航行,及在政府指定水域停泊。海事处已物色了5个过夜锚泊区,分别是浅水湾、赤柱湾、大潭湾、大澳和西贡企岭下海。
周基伦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当局发展方向正确,至于泊位数量“要试咗先知”,而当局物色的5个锚泊位置都“静水啲”,而且不在航道上。他续指,“玩开船好少过夜”,但海事处如增加锚泊位,便“多啲人知有选择”可以考虑更多游艇活动。
须增建泊岸设施 如设长浮板、洗手间、垃圾收集处
不过,他认为要发展“游艇自由行”,泊位只是其中一个元素,旅客上落船亦是一个问题,需要增加泊岸设施,以便旅客上岸消费,简单如增设一些长浮板,另外洗手间及垃圾收集处亦需考虑提供。
王世发表示,本港目前的泊位供应“局部紧张、整体充足”,又以喜灵洲为例,指该处附近有500个泊位,但使用的船不多。周基伦表示不同意,认为本港游艇泊位仍然不足,指喜灵洲太远,“地方冇人去等如冇”。
当局同时会扩展船长考核机制至香港境外,并正与内地8间考试及培训机构洽谈合作,授权机构为当地船长考试和培训,之后可获本港水域航行资格。周基伦认为可吸引更多船长来港,因以往船长在港航行都要接受本地培训。他补充指,“如果外国都可以会更好”。
陆翰民在同一节目中表示,海事处拣选的5个锚泊区都接近热门旅游地,可以便利旅客上岸从事其他旅游活动,但上岸设施有需要增加。他举例指赤柱有码头设施,虽然要与其他船只共用,但目前应足够应付需要,如市场越来越大便要考虑增加相关设施。
倡打造南丫岛为旅游区 参考新加坡度假胜地圣淘沙
他续指,当局是“行出咗第一步”,令游艇访港时,在香港境内更便利。不过,游艇会的发展及融资亦需留意,如南丫岛, 他建议可将南丫岛打造成如新加坡圣淘沙般的旅游区,或发展“跳岛游”等。
陆翰民又指,越来越多企业会租游艇,与一些高级管理层出海游玩,不过发展“游艇自由行”等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认为政府在协调时要注意。他另说,本港游艇买卖免税,如日后做到“港艇北上”, 香港游艇可多次往返中港两地,相信一手、二手买卖游艇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