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8个月骗案逾2.8万宗损失50亿 学生成假外卖平台“钓鱼”目标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披露,今年首8个月警方共接获28,379宗骗案,损失金额为5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1%及14.5%,当中涉及本地和内地学生的电话骗案合共270宗,损失金额逾亿。
邓炳强指出,警方注意到近来涉及学生的电话骗案多涉及假冒外卖平台发送钓鱼短讯,指示受害人致电“假客服”,再诱骗其支付“保证金”以取消订单。至于网络诈骗案方面,不少诈骗集团透过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平台,诱使学生参与虚假的“刷单”活动。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已加强在网站及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发出防骗警示。
邱达根关注涉内地生骗案 邓炳强:今年最严重案件损失4000万,两人被捕
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在今日立法会大会提出书面质询,关注涉及内地学生的骗案去年达327宗。他引述警方数字指相关案件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元,平均每名学生被骗超过70万元,更有内学生怀疑因误堕假冒官员的电话骗局而跳楼轻生。他询问政府有否分析涉及学生的电话及网络诈骗方式,以及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邓炳强在回应中强调,诈骗是严重罪行。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他交代,今年首8个月涉及专上院校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的电话骗案分别为184宗及86宗,损失金额分别约为3,200万元及7,500万元。损失金额最高一宗发生于今年4月的“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损失超过1000万港元。受害人为1名25岁内地大学生。警方已于今年7月拘捕两名涉案内地男子,起诉共3项“洗黑钱”罪。
警方与公安共制防骗视频 在口岸及社交平台播放
在教导内地学生防骗方面,邓炳强表示,警务处处长早前已透过全港大专院校去信新来港学生及其家长,呼吁特别留意及防范常见的骗案手法,并鼓励他们善用警方“防骗易热线”及“防骗视伏App”。警方亦与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及香港入境事务处共同制作防骗视频,展示骗徒常用的犯案手法,并自今年6月起在各口岸、内地出入境办证大厅,以及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播放。警方亦与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协作,在内地举办多场分享会,向超过1.1万名留学生及家长讲解防骗资讯。
警方亦已推出“网上学习套件”。邓炳强表示,警方早前与个别院校合作进行有关大学生诈骗认知的调查,收集逾3000份回复,发现近85%受访者曾参与“网上学习套件”,而曾完成该学习套件的学生遭遇诈骗而 有金钱损失的比率比未曾参与者低58个百分点。
梁美芬冀加强对留学生情绪支援 孙玉菡:教资会增拨款推动全人发展
选委界议员梁美芬关注,政府除了提高学生对诈骗的防范意识外,有否加强对海内外留学生的情绪支援服务,让他们在港能专注学习。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书面回复指,教资会一直支持大学提倡精神健康和正向教育,并加强对学生的各类支援服务,在2022/23至2024/25三年期内增拨3,000万元设立“全人发展基金”,支持各教资会资助大学举办丰富学生课外学习体验的项目,从而推动年轻一代的全人发展。
各大学亦正利用教资会提供的“内地与环球连系及学习体验资助计划”的额外拨款,举办提倡多元校园文化的活动,推动不同背景及文化的学生增进交流,以缔造多元共融的国际化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