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加中秋带动消费 餐饮业称生意额升 港人消费力胜旅客
内地十一国庆长假期刚结束,适逢今年黄金周遇上中秋节,除了内地旅客访港人次上升,亦有不少港人留港消费。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称,假期游客及本地市场表现“相当唔错”,节日效应带动餐饮消费,整体生意额同比上升约10%,其中港人消费占多数,亦因“做节”,港人的人均消费较内地旅客高。
主打中高价位的新派台湾菜餐厅“台北栈”负责人则表示,黄金周期间生意较平日上升两至三成,旅客人均消费亦较非黄金周时强劲,但其餐厅位处尖沙咀及铜锣湾旅游区,本地客较平日少。
内地一连八日的十一黄金周假期昨日(8日)结束,超过139.4万人次内地人来港旅游。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称,黄金周期间除了有不少内地客到不同小店、茶餐厅及快餐店进食,亦有很多港人留港消费,尤其今年黄金周遇上中秋节,港人留港“做节”,令餐饮业在假期时的整体生意额同比上升约10%,其中港人生意额及人均消费较内地游客高。
黄家和指港人中秋留港做节加上股市升:食嘢更阔绰
他提到,政府及民间近来推出不少活动刺激市民消费,港人逐渐愿意在夜晚时外出进食。是次黄金周长假遇上中秋节,股市亦明显上涨,黄家和分析,很多市民在中秋时外出“做节”,更因在股市赚钱,在“食嘢方面更阔绰”,令黄金周食肆生意大幅增加。不过,黄亦指出,港人消费力仍较疫情前低。
同样消费力较疫情前低的还有内地旅客。黄家和表示,虽然黄金周旅客增加,但消费力减少,他分析主因为内地经济未复苏,以及内地旅客近年旅游模式改变,想体验香港不同面貌,不再如同以往般喜爱品尝香港的贵价餐厅,反而爱去香港的小店。
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主席梁振华同样指出,因黄金周假期涵盖中秋节,不少民生区食肆因港人“做节”受惠,外加港人“做节”时更愿意于食肆消费300至400元的节日套餐,“星期六、星期日和星期一正日都有百分之十的增长”。旅客则主要集中于尖沙咀、旺角、铜锣湾等地,大部份于茶餐厅及快餐店等地进食,人均消费约50至70元。
新派台湾菜餐厅“台北栈”负责人Jacky表示,不少内地旅客一家大小趁黄金周期间来港旅游,旗下两间餐厅位处尖沙咀及铜锣湾旅游区,生意额在假期期间较平时上升两至三成。他提到,对比非黄金周时期的旅客,黄金周旅客消费力更高,除了套餐外,“肯单嗌单价较高的特别食物”,人均消费约为250元,比平日多出至少50元。
至于本地市民,他称与平时差不多,甚至更少,人均消费则比平日低。“我哋平时本地客占比较内地客多,但一有长假期,本地客比例就会明显地下降”,Jacky认为现象或与港人外游或北上有关,“留低的本地客消费意欲或较低”。
虽然黄金周期间生意畅旺,甚至今年假期的生意同比上升两至三成,但他指“做生意要求稳定”,单靠假期人流无法帮补全年生意额,冀望非假期的时候也可有稳定人流。Jacky亦提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比开关前的黄金周人流减少。“以前海港城在黄金周时会很拥挤,但今年假期时仍可在内很舒服地行走”,估计与旅客近年更爱去郊外观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