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电子学习支援计划”破数码鸿沟 响应数字教育浪潮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拨款20亿元推动数字教育,并将于2026年公布相关蓝图,把人工智能(AI)纳入核心课程。将科技融合教学已成大势所趋,中电连续第四年推行“电子学习支援计划”,为基层学生送赠平板电脑(iPad),助他们跨越数码障碍,迎接AI学习新时代。
摄影:郑子峰、陈苇慈
今年中电再次与津贴小学议会、香港中文中学联会、港专学院及职业训练局合作举办“电子学习支援计划”,向超过2,100名来自基层家庭的小学、中学和大专院校学生送赠全新iPad。今年是计划连续第四年推行,累计拨款逾2,200万港元,受惠学生超过7,000人。
数字教育重塑“教”与“学”常态
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第二次参加计划,该校校长金伟明认为,电子学习器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学习已渗透至各个科目,例如英文科设有电子阅读平台;电脑科学生能即时测试自己编写的应用程式;视艺科学生亦能利用绘图应用程式进行创作。”作为香港电脑教育学会荣誉主席,他亦观察到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变化:“现时已不再是简单的书本教学,而是配合不同的数字工具,检视和跟进学生的进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罗美欣同学是其中一位受惠的中四学生,她透露以往需要等家人下班后,才能借用其智能电话做网上功课和温习,“自从参加计划获得属于自己的iPad后,我便可以随时随地温习,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能够好好准备公开考试!”她亦有参加今年计划活动日的编程工作坊,利用全新iPad学习制作智能风扇,“这个经验增加了我对编程的兴趣,之后亦有参加不同的STEM赛事,一边参赛一边学习新的编程知识!”
善用科技发掘学习乐趣
真铎学校是其中一间致力推动数字教育的小学,负责相关范畴的谭熙绍主任表示:“学生喜欢打机,我们将游戏融入学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以游戏为动力,启发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前并非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电子学习器材参与其中,令他们的学习处于沉闷且有落差。计划帮助有需要的校内学生解决负担不起电子学习器材的烦恼,更给予他们平等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
谭熙绍主任表示,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平板电脑,一方面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惜之心,另一方面亦能真正支援他们的网上学习需要。现时就读六年级的李承俊同学分享,他经常利用互动学习应用程式,“例如‘Prodigy’和‘Kahoot!’等应用程式,在游戏中学习,增加学习趣味。课余时间亦会透过YouTube观看影片,订阅知识型频道,了解更多时事资讯!”
计划助基层学生赶上数字教育普及化
施政报告为香港数字教育订下清晰蓝图,而中电的“电子学习支援计划”正好呼应这一方向。计划不仅为基层学生提供了实践数字学习不可或缺的硬件,确保在AI教育普及化的浪潮下,学生不会因经济条件而影响学习。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