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学历报大学|理大本学年揭约10宗 警方首7月接逾百疑假学历案
本港大学爆出多宗非本地生涉嫌以“假学历”申请入学。继中文大学后,香港大学周一(13日)表示,校方在本学年亦接获数百宗怀疑个案。理大最新亦称,于2025/26学年发现约10宗怀疑以虚假学历申请入学的非本地生个案,并已取消其申请及录取资格。警方表示,今年首7个月,共接获126宗涉及本地大专院校学生的怀疑假学历案件。多家大学均表示,在收生方面设有既定机制,会严格把关以确保申请人的资料真实。
警方:2022年起共9人被起诉 并向内地转交黑中介资料
中大日前透露,在处理非本地生入学申请时,堵截数百宗来自不同国家的怀疑造假个案,并提到“内地学生多”。港大周一亦称,今年接获数百宗怀疑凭虚假学历申请入读的非本地生个案,当中并没有相关个案获得录取通知。
针对“假学历”问题,警方称与各本地大专院校紧密沟通,接获举报后定必彻查并严正执法。警方表示,今年首7个月,共接获126宗涉及本地大专院校学生的怀疑假学历案件。而从2022年1月至今年7月31日,共有55人因涉及此类案件被捕。其中被起诉的9人,有6人罪成、1人保释候审、1人获撤控、1人未有应讯被通缉,余下人士的个案仍在调查。
警方表示,除与各本地大专院校紧密沟通,亦一直与内地执法部门紧密合作,对于涉及虚假学历的内地中介,会适时转交资料予内地相关部门跟进。截至今年7月31日,警方已转介共21间怀疑内地的“黑中介”或中介人的资料,予内地部门跟进。
理大:计划在入学申请系统中引入AI
理大表示,于2025/26学年发现约10宗怀疑以虚假学历申请入学的非本地生个案,并已取消其申请及录取资格。校方强调,一直按照严谨机制核实入学申请人资历及相关呈报资料,包括进行面试及资历审查,并已强化了现有机制,包括通过International Credential Evaluation Service、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等官方认可的学历认证机构或平台,以及向颁授学位的院校,直接核对申请人的学历证明。
此外,大学正计划在入学申请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以进一步提升学历验证的成效。另外,大学亦已引入由深港两地政府推出的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运用区块链及数据加密技术,覆核申请人提交的内地学历证明,大幅缩短验证时间。
城大称有严格学历审核程序 浸大:今年假学历个案没明显增加
对于非本地生疑以“假学历”申请入学,本港多家大学表示重视。其中,城大强调重视学术诚信,在收生方面设有完善机制及严格的学历审核程序,以审查申请人的学历证明文件。若城大在发出录取通知书前后,发现任何虚假或误导性资料,或申请人未能完成学历审核,将取消其入学申请资格。
浸大也称,有既定程序核实学生的学历。所有获取录的学生,均需要按照大学的要求,提交有关学历证明以供查核。浸大亦会要求向考试机构或院校索取/查核相关成绩。浸大今年发现的假学历个案没有明显增加,并已按当局的指引向警方提供个案资料,以便警方跟进。校方并取消录取有关申请人,他们不能入读有关课程。
教大探索科技提升审批机制 岭南大学称对造假“零容忍”
教大表示,会持续检视及积极探索利用科技,提升入学申请文件审批的方法及机制。校方强调,对所有入学申请的审批过程保持高度严谨,亦提醒教职员在处理申请时提高警觉,并采用全面的验证程序,以确保申请人提交的学历资格和证书的真实性,包括直接与颁发学校、机构及官方验证平台核对文件,并对任何不一致的资料进行彻底检查。如发现提交虚假资料,申请人将面临严重后果及潜在的法律责任,包括立即撤销其申请或取录通知,并会按个别情况报警跟进。
此外,教大要求入学申请人直接通过教大的网上入学系统提交申请,并提供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并不鼓励学生委托第三方代理处理其申请,以确保申请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岭南大学表示,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术诚信,对使用虚假学历以满足毕业要求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大学设有既定机制,审查学生的学术背景及成绩证明文件,确保资料真实性,并会不定期通过面试等方式进行学历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