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书院DSE考生用剩余食材变美食胜比赛 立志成厨师:有满足感
萝卜皮、洋葱皮、西芹叶、椰菜花茎、豆腐渣,这些剩余食材,在“入厨”六年的陈怀希手中,变成了一道灵感源自他拿手的法国菜“全食南瓜盅配素肉丸”,令他获得“你真惜食!”x“绿得开心计划”创意料理大赛中学组冠军得主。
阿希其实是英华书院应届DSE中学文凭试中六考生,他的志向成为厨师,更获得父母支持,“就算好攰、好多碗要洗、但煮出嚟嘅成品大家都赞好味,我自己都有满足感。”
“惜食”创意料理大赛吸引近百份参赛作品
美心集团与香港电灯早合办“你真惜食!”x“绿得开心计划”创意料理大赛,邀请参赛者充分利用不同食材及将剩余食材变身成为美味新颖菜式,收到近百份参赛“惜食”食谱,共有24组入围总决赛,争夺亲子组、中学组、大专组及公开组冠军宝座,同场也颁发零厨余大奖、最具创意奖”、最受欢迎奖等奖项。
陈怀希厨师梦由小六时想给妈妈生日惊喜开始
中学组冠军得主、英华书院中六学生陈怀希读小六时,因为妈妈生日,“我想为她炮制惊喜,于是上网找英国厨神Gordon Ramsay的影片来看,最后煮了一道威灵顿牛柳给她。”他说当时不知道牛柳是甚么,所以买了一条不知名的圆柱体牛肉,虽然牛肉买错,磨菇调味不太标准,酥皮亦运用得不完美,幸好煮出来效果不错,“一切开来,发现原来牛肉可以这么好看!”
自此阿希开始爱上烹饪,钻研西餐食谱,更不时走到街市买菜煮食招待朋友,一煮就是六、七道菜,他的拿手菜包括法式鸭腿、普罗旺斯炖菜、薯鳞片鱼柳和法式洋葱汤等。
以萝卜皮、洋葱皮、西芹叶、椰菜花茎高汤融入南瓜烩饭
阿希在上学年的“心系家国”中华饮食文化周暨学生厨艺大赛夺得优异奖,听到老师介绍“你真惜食!”x“绿得开心计划”创意料理比赛之后即报名。他的参赛作品“全食南瓜盅配素肉丸”灵感源自他拿手的法国菜。
南瓜烩饭运用蔬果边角料,例如萝卜皮、洋葱皮、西芹叶、椰菜花茎等,取其精粹成为蔬菜高汤,融入南瓜烩饭之中;而素肉丸则贯彻低碳理念,“素肉丸都是自家制作,材料包括豆腐渣、冬菇、面包糠和榛子酱等等”,重塑了肉丸的香气和味道。
阿希在比赛前预习了三次,调整了高汤及南瓜的比例,同时加快了烹饪的步伐,但比赛时仍有点紧张,“始终是陌生的环境,单是找合适工具就够手忙脚乱”,过程大致顺利,但素肉丸太早炸起,翻热时用了大火,令素肉丸底部轻微烧焦,“我用了最后30秒将烧焦的部分剪走才摆盘。”
对于今次得到中学组冠军,阿希谦称是意料之外。他很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除了强迫家人吃试煮的失败品外,他并请教了朋友的家人,“对方是一位大厨,给了我很宝贵的意见。”
陈怀希志成为厨师:我大个做咩,反而睇个兴趣
陈怀希是应届DSE考生,在家中三兄弟中排第二,他已立志成为厨师,而不是医生、律师、会计师,“医生喺香港市场系好有保证,但我嘅性格系钟意为先,所以会选择自己钟意嘅嘢。成绩系畀我证明读书努力,但我大个做咩,反而睇个兴趣,最紧要系我做得开心。”
他表示,明年目标都会以升大学为先,会选择读与饮食业有关的课程,如贴近饮食业的酒店管理,“父母都好支持我,我都会先攞个学位袋住先,将来可多个选择。”
至于为何钟情烹饪,他说:“我发觉煮嘢食好开心,就算好攰、好多碗要洗、但煮出嚟嘅成品大家都赞好味,我自己都有满足感。”
阿希父母都不是从事饮食业,不过妈妈可能对他有较大影响。陈太除了也喜欢煮食外,她所选的职业也是自己志趣,所以支持阿希选择自己的方向。
文华厅中菜主厨化鱼骨为佳肴 朋友吃过大赞
公开组冠军及“零厨余大奖”得主陈浚乐是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文华厅中菜主厨,他的参赛作品包括“鱼香米影”及“红糟脆骨”,前者以鱼骨、甘笋皮、白萝卜皮、剩饭、菜叶等常见剩余食材进行创作。主要食材是方脷,以甘笋皮制成的芡汁来烹调鱼肉和剩饭,再加上脆米增加口感,最后用菜叶来装饰;至于“红糟脆骨”则是将鱼骨炸至酥脆,配上红糟汁。
他表示,烹调鱼类菜式时,鱼骨往往被弃置,例如煲鱼汤,鱼骨最后都会成为厨余,“于是我将鱼骨炸脆,大家可以连骨都吃掉,完全零浪费。”他表示,所有鱼骨都可以炸脆,惟时间不同,例如斑类的鱼骨较硬就要炸久一点,考虑到比赛时间只有一小时,于是他选择了方脷。“方脷的油分丰盈,平时用来煮汤米都可保持嫰滑,今次我改良食谱,炒香鱼肉,做了鱼汤,最后炸骨。”
他现时会将炸鱼骨当作酒店头盘小食给朋友试食,朋友吃过大赞,“他们的反应很好,更笑说好吃过鱼肉,将来有机会正式加入酒店餐单。”
“大师级中厨师课程”毕业生 毕业论文关于可持续海鲜
陈浚乐是应届(第12届)中华厨艺学院“大师级中厨师课程”毕业生,能够成为有关课程的学员,须具备至少12年业界经验,并获相关专业团体推荐及通过面试甄选,既是对厨艺造诣的肯定。他今年大师班的毕业论文亦是关于环保,主题是可持续海鲜于中菜的应用。
虽然是主厨,但他说比赛难免会紧张,“我以交流厨艺的心态去享受过程”,令他惊讶的是其他比赛对手,“中学组都很有功架,不是乱来。”
左眼失明邱燕萍幼时家境不富裕 养成不浪费食材习惯
公开组亚军及“最具创意奖”得主邱燕萍是西贡原居民,父亲是建筑工人,由于家境并不富裕,故从小习惯烹调剩余食材。“我经常和妈妈下田耕种,因此特别珍惜食材,养成不浪费的习惯,例如我们喜欢将萝卜皮做成腌菜。”
她天生左眼失明,但完全无损她对煮食的兴趣,现在她是一名照顾者,须照顾一位双目失明人士的起居饮食。“对他来说,吃饭就是最大的乐趣,所以我想将最好的煮给他。”要做到最好,燕萍会选择最优质的有机食材,“但这些食材普遍很昂贵,必须要物尽其用”。
例如她会将土豆皮放进冰箱,留来做饺子馅,又或用来煎蛋、做薄饼和春卷等。“豆渣亦是相当好的材料,煎炒煮炸都可以,营养价值很高”。在她心目中,没有不能吃的食材,就算是鸡骨、猪骨等都可以烘干,然后用搅拌机打成粉,“加入肉饼食用,可以增加钙质。”
青瓜皮、莲藕皮、南瓜皮、虾壳、豆渣、玫瑰茶叶变三款菜式
邱燕萍的参赛作品“三惜花”共有三款菜式,包括青瓜皮莲藕皮伴海蜇、南瓜皮虾壳豆渣炸云吞、玫瑰茶叶曲奇,都渗入剩余食材,“这些菜式我以前都大概做过,看雪柜有甚么,我就加甚么进去”。她表示,因为失明的室友喜欢吃爽脆和香口的食物,加上他喜欢玫瑰味道,所以创作了这三款菜式。
菜式虽然都煮过,但她还是形容比赛过程有惊无险,“想挑战自己,所以一做就是三道菜,很担心时间会不够,尤其是我需要将虾壳打成粉。”三道菜有冷有热,她不想冻的变热,又不想热的放冷,时间控制相当重要,除此之外,她还以一双巧手做出了美轮美奂的摆盘,就像三朵鲜花放了在碟子上,叫评判们一致惊艳。
美心港澳首席营运官简惠明:尽用食材可推广源头减废
美心集团首席营运官(香港及澳门)简惠明表示,公司一直致力推广“惜食”精神,“尽用食材既可推广源头减废,亦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及保护。透过是次活动,我们更将创意料理融入旗下餐饮业务,推动惜食新文化,为业界及社会提供行之有效的源头减废范例。”
港灯公共事务总经理廖忠平先生早前亲身出席总决赛并担任评审,亲尝24道入围菜式,他表示,港灯一直积极响应低碳发电,推动可持续发展。“今次推广‘你真惜食’,目的是鼓励社会人士更多参与,把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而作为评审之一,更能感受到各菜式中的创意和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