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计划|议员关注有人来港产子后离开 孙玉菡:未发现有关情况

撰文: 林子慰
出版:更新:

现届政府推出多项“抢人才”措施,包括高才通计划。有立法会议员提出质询,关注有人以来港发展为名,但产子后便离开的情况。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当局就人才计划设清晰的申请资格与审批程序,确保只有符合资格者才获准在港居留。据政府观察,仍未获聘的人才都有兴趣在港长远发展,并未发现有人所谓“以来港发展为名,产子为实”的情况。

2023年11月29日,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立典礼。(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李浩然指,有部份人士透过人才入境计划来港产子后便离开,其目的只为了让子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非真正有意来港发展。他关注当局有否机制防止相关情况,例如考虑设立机制要求来港人才及其受养人在港医疗机构预约分娩时,签署声明文件确认留港发展意向,或提交证明文件确保其已达一定留港天数。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李浩然。(资料图片 / 郑子峰摄)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政府自2022年推出“抢人才”措施,至今已吸引超过24万不同界别的全球精英来港发展。其中,高才通计划反应踊跃,超过9万人已经来港,而首批签证到期的高才有逾半成功续签,大多投身关键产业。

孙玉菡认为,“留人才”是最大挑战。他提到,来港人才有七成在40岁以下,其中高才通计划C类人才申请、即“百强大学”毕业,而少于三年工作经验者,几乎全数在30岁或以下,他们正值事业打拼期,亦处于组建家庭的黄金年龄。政府调查显示,来港人才考虑移居时其中一项非常重视的就是家庭因素,孙表示,应视人才为香港的一分子,照顾他们的家庭需要,以促进他们在港安居乐业,相信人才是本港现时及未来的重要劳动力。

孙玉菡:审批严格 来港人才无对本地资源构成压力

针对议员关注有申请人来港只为产子,孙玉菡强调人才入境计划及入境处有严格审批机制,确保只有符合资格者才获准在港居留。据政府观察,仍未获聘的人才都有兴趣在港长远发展,并未发现有人所谓“以来港发展为名,产子为实”的情况。

他亦表示,来港人才只占香港整体人口很低比例,没有对本地资源构成压力。医卫局现时并无计划因应市民获得香港居民身分的途径,就预约分娩服务实施不同的限制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