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颁奖礼|谢展寰︰积极应用AI推动绿色转型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香港01》今日(17日)举行“ESG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颁奖礼2025”,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透过视像致开幕辞时表示,种种极端天气提醒大家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必须共同推动低碳发展,而人工智能(AI)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动力,政府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投入资源和加速AI发展。

他相信香港凭借尖端科研,稳健基建,多元的人才库,以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为推动AI应用提供理想的平台,并输出绿色科研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经济与环境双赢。

《香港01》10月17日举办“ESG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颁奖礼2025”,汇聚一众企业家及业界精英,共同探讨ESG及SDG价值创造新趋势及发展湾区绿色产业链。(罗国辉摄)

随著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实现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香港01》今年续办“ESG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颁奖礼2025”,汇聚各界精英,共同探讨ESG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并嘉许积极推动ESG及可持续发的企业。

在今日的“ESG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颁奖礼2025”,环境局局长谢展寰因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未能亲身出席活动,透过视像致开幕辞。到场出席的嘉宾包括《香港01》行政总裁苏晓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创新总监都永海,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会长胡伯杰、环境、社会及治理公会董事胡达明等。

谢展寰局长在致辞表示,他感谢《香港01》每年举办盛会,汇聚各界精英,共同探讨ESG及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实践,并嘉许表现卓越的企业。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必须共同推动低碳发展

谢展寰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冲击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8月初香港连续遭遇倾盆大雨,天文台在4日内发出3次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其后9月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香港,令天文台继7月台风“韦帕”袭港后,再次发出最高级别的10号飓风信号,其间本港多处受飓风影响,巨浪及风暴潮冲击沿岸及低洼地区,种种极端天气提醒大家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必须共同推动低碳发展。

环境局局长谢展寰因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未能亲身出席活动,透过视像致开幕辞。

国家已订“双碳目标”: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谢展寰强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家一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已订立了“双碳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本港人均碳排放仅为美国四分之一 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至于本港早在1997年开始,停止兴建新的燃煤发电机组,逐步转向天然气发电和核电,并在2014年实现碳达峰,现在碳排放量已减少约四分之一,人均碳排放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政府为进一步加速减排进程,致力在2035年前,将碳排放量减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人工智能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动力

谢展寰认为,人工智能(AI)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动力,有助优化能源的生产、分配及消耗,从而打造更具韧性与适应力的能源系统,因此政府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投入资源和加速AI发展,例如今年在建筑机电界推出的人工智能工具“Engentica”,为建筑机电界首个AI智能代理,重新定义智能基础设施管理。该系统能通过实时天气数据,优化和控制制冷机组,自动诊断故障及预测维护,从而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可靠度。

环境局局长谢展寰表示政府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投入资源和加速AI发展。

谢展寰又指,香港一间电力公司已引入先进的AI管理系统,整合并监测遍布全港电力网络约3,000个感测器及摄影机的实时数据,当侦测到潜在风险时,会立即向工程团队发出警报,以作快速应对。他认为香港凭借尖端科研,稳健基建,多元的人才库,以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为推动AI应用提供理想的平台。

香港可向一带一路和东盟地区输出绿色科研成果

谢展寰续指,香港可以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功能,成为各种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平台,协助本地环保减碳,也助力内地对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和东盟地区,输出绿色科研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经济与环境双赢。

环境局局长谢展寰感谢《香港01》持续引领企业参与和推动ESG,让香港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谢展寰很高兴看到愈来愈多的企业,把握绿色转型的机遇,将ESG融入其核心战略,创造更多商机。他期待与台下企业在AI项目携手合作,结合政府的专业技能与资源共同利用AI,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最后再次感谢《香港01》持续引领企业参与和推动ESG,让香港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