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直资校增学额收更多非本地生 蔡若莲:探讨中小学需求及配套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政府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近年大力推动院校吸纳非本地生,今年《施政报告》提出,以试点形式允许直资学校申请增加班级数量及班额,以录取更多非本地生。教育局长蔡若莲今日(18日)接受电台节目访问时,对于将非本地生限额扩至中小学的可能性表示,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强调将以试点计划为主,探讨中小学的需求及相关配套,又指计划其中一舍目的,是纾缓国际学校的压力。
蔡若莲在港台节目《星期六问责》中指出,试点计划的目的之一是纾缓国际学校的压力。她提到,计划将利用现有资源,检视学校是否具备应对增加班额及班数的条件,例如空置课室等。她强调,现行的小学班额上限为33人,而中学则为41人,增额则不能超过一般课室的容量上限45人。
此外,蔡若莲亦提到近期私校出现的“借壳办学”及“双重学籍”风波。她表示,教育局自去年9月以来,已针对38所私校进行巡查,暂时未发现“借壳办学”及“影子学生”的情况。不过,部分私校存在收费及学生缺课等问题,当局将即时跟进,并计划进行第二轮的突击巡查。
新东方攻港据报未获教育局发牌 蔡若莲:如发现违规会采取行动缩班杀校|教育局:本学年公营学校共减6班中一 增9班小一SEN学生被拒就学 家长指校方及教育局涉疏忽及歧视 索偿295万银弹吸学生|黄士心小学疑免费校巴招生 教育局:已要求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