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收费加价|非香港居民急症室收费增至2100元 加价约70%
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卫生署今日(31日)宣布,辖下诊所部份公众服务亦在明年起调整公众收费,主要涉及诊金和药费,其中专科诊所首次收费,由目前135元增至250元;到诊所接受注射及敷药的收费,由19元增至50元。收费水平按医管局同类服务的收费厘定。卫生署同时实施新配药安排,病人每次经诊治后,最多将获配发24个星期服用量的药物,以减少浪费药物。
此外,医管局今日公布,非香港居民等“非符合资格人士”在公立医院非资助服务及公营医疗服务余下个别项目的收费检讨,其中,非符合资格人士的急症室收费由目前1,230元加至2,100元;普通科医院的住院服务,由目前每天5,100元增至7,400元。
卫生署:新收费与医管局同类服务水平挂钩
卫生署表示,按既定机制,署方提供的临床服务与医管局所提供同类或类似服务的收费水平挂钩,例如家庭医学门诊或专科门诊的诊症服务等,确保整个公营医疗系统内同类医疗服务的收费水平保持一致。
最多获配24星期药物 行动不便者可获酌情处理
卫生署亦会更新药物配发安排,以减少浪费药物,同时避免病人囤积药物而引致用药安全隐患。由明年1月1日起,卫生署诊所的病人每次经诊治后,最多将获配发24个星期服用量的药物。如病人获医生处方多于24个星期药物,领取药物时会同时获配发首24个星期药物和一张“取药单”,供病人于指定日期到同一药房,覆配余下份量的药物。每种药物收费以4星期为收费单位。
与此同时,卫生署人员会因应个别病人的健康和实际情况,例如行动不便的长者或轮椅使用者,酌情一次过配发多于24个星期的药物。
卫生署诊所的医生在处方“有需要时服用药物”时,会按病人临床需要而处方实际所需配发数量。如病人确认家中尚有剩余的同款药物,医生会相应调整处方数量,减少药物浪费,同时避免病人囤积药物而引致用药安全隐患。
▼ 非符合资格人士、公院非资助服务及公营医疗服务余下个别项目新收费 ▼
非符合资格新收费 急症室加价至2,100元
此外,医管局今日已于政府宪报刊登非符合资格人士、公立医院非资助服务及公营医疗服务余下个别项目的收费检讨,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非符合资格人士的急症室收费由目前1,230元加至2,100元;普通科医院的住院服务,由目前每天5,100元增至7,400元。
医管局表示,非符合资格人士的收费将根据2023/24年度服务成本水平调整,而非资助服务收费将按收回成本的原则并参考市场价格调整。这些服务不会获得公帑资助。医管局亦为一些其他医院行政费用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