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增两输入个案 32岁男曾访澳门珠海 返港后3周发烧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截至今日(11月1日)下午5时,中心录得两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属输入个案。首宗个案涉及一名居于沙田区九肚村的32岁外国裔女子,她曾独游印度,返港后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病征,现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留医,情况稳定。另一居于西营盘缙城峰的32岁本地男子,上月初曾到澳门及珠海旅游,三周后、即至10月28日才出现发烧等病征。防护中心表示,尽管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都在两周以内,但部份感染人士初期病征可能十分轻微而没被察觉,加上其没有到黄大仙凤德邨一带活动,不排除外游期间受到感染。
32岁外藉女曾独游印度
首宗个案涉及一名32岁女子,为外国裔香港居民,独居于沙田区九肚村。初步调查显示,她于10月9日至23日独自到访印度。她于10月23日出现皮疹及关节痛,翌日出现发烧,在5日后(29日)向私家医生求医,同日向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求医及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她的血液样本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由于病人於潜伏期曾到访印度,中心认为她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会把个案通报印度卫生当局。
32岁男曾游澳门及珠海
第二宗个案涉及一名32岁本地男子,住所位于西营盘缙城峰,他于10月4日至5日与3名家人一同前往澳门及广东省珠海市旅游。他于10月28日出现发烧,翌日出现皮肤红疹及手脚关节显著疼痛,再于10月30日前往一间私家医院的门诊求诊,昨日(10月31日)被安排入住玛丽医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的血液样本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
外游后返港三周始现发烧等病征 防护中心:初期病征轻微、没被察觉
由于个案在病发前约三星期曾前往受基孔肯雅热影响的地方旅游,尽管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都在两周以内,但部分感染人士初期病征可能十分轻微而没被察觉。
此外,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人返港后没有到过黄大仙凤德邨一带活动。因此中心不排除个案可能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中心会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然而,为审慎起见,中心已即时联络食环署,加强对病人在潜伏期内到过的地点进行灭蚊及控蚊工作;中心亦会安排他的3名同行人士接受血液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仍在进行中。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54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两宗属本地个案,52宗属输入个案。
凤德邨附近逾万居民接受评估 38人现轻微病征
此外,截至今日下午5时,中心透过设于凤德商场二楼的医护站、热线电话及于凤德邨进行上门探访,已为约10,200名居民作评估,并已安排38名出现轻微病征的市民接受抽血检查,化验工作正陆续进行。截至今日下午5时,中心已完成检验36名市民的血液样本,全部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阴性。
自今年初至9月30日,全球40个国家/地区呈报了445,271宗基孔肯雅热病例及155宗相关死亡个案。个案分布在美洲、非洲、亚洲及欧洲。现时全球多国正爆发基孔肯雅热,市民外游前必须注意当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