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客走私海鲜来港 海关︰与食环署继续在口岸突击联合执法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东张西望》昨日(3日)报道,一群水货客每日从内地偷运大箱细箱海鲜等食品经陆路跨境口岸到港,再在粉岭蓬瀛仙馆停车场交收走私食品。
海关今日(4日)回应报道指,一直与食环署食安中心紧密联系,将口岸发现的怀疑受规管食物的个案转交食环署跟进,将继续与食安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交换情报,在各跨境口岸进行突击联合执法行动。
《东张西望》报道,一群长者每日从深圳运大箱细箱海鲜等食品到香港,并在粉岭蓬瀛仙馆停车场一架货车旁交收,怀疑运送至本港一间连锁餐厅。(《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蓬瀛仙馆附近的停车场附近,有货车专门收货,货物包括福建土产如“五香卷”(鸡卷)。(《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蓬瀛仙馆附近的停车场附近,有货车专门收货,货物包括福建土产如蚝仔,已结成冰砖。(《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蓬瀛仙馆附近的停车场附近,有货车专门收货,货物包括福建土产如蛏子。(《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东张西望》揭水货客走私海鲜至本港
《东张西望》昨日(3日)报道,一群水货客每日从内地偷运大箱细箱海鲜等食品到港,并在粉岭蓬瀛仙馆停车场一架货车旁交收,货品以福建土产如蚝仔、蛏子、“五香卷”及丸类为主。水货客从内地取货至出车送货,最少经历5至6小时,即走私食品在无急冻保存情况下放置多个小时,恐有变质问题。
11月4日下午约一时半,有一名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人员手持文件离开寿司郎上环无限极广场分店。(欧阳德浩摄)
海关︰与食安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交换情报
海关回应指,一向应用风险管理及情报交流和分析打击各类型走私活动,亦在各出入境管制站对旅客、货物和运输工具进行监控及查验。
打击进口受规管食物方面,海关一直与食环署食安中心紧密联系,将口岸发现的怀疑受规管食物的个案转交食环署人员跟进,以确认是否具备相关认可证明书或符合有关法例。海关会继续与食安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交换情报,在各边境管制站进行突击联合执法行动。
根据报道,这些水货客每天早上在罗湖口岸深圳关口附近取货。(《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根据报道,这些水货客每天早上在罗湖口岸深圳关口附近取货。(《东张西望》影片截图)
海产准带入境 前题必须“以供自用” 不可销售
根据海关规定,旅客在其私人行李中携带合理数量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熟肉类、海产(包括大闸蟹)等,以供自用,一般不受限制,但不可用来销售。为了确保食物安全和公众健康,香港法例第132章 《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对一些食品实施进口管制,包括新鲜或冷藏的肉类和家禽、野味、蛋类、奶类及奶类制品等,必须预先获得食物环境卫生署许可。
至于何为“合理数量”,并无一定标准,重点在于是否“自用”,故只带一双大闸蟹、但表明是销售,就不可以;但带50只入境而称是“自用”,则会获准放行。故此有关当局执法,需证明有人带了食品入口供销售,才属违法。